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傳頌主愛至萬代(14)

文:阮美芬修女 在準初學院的蜜月期,生活充滿平安與喜樂,每天學習適應修院的生活——嚴謹有序的作息時間及生活方式(50年前,還是梵二前的方式!)為我最難適應的是完全守靜默,每當需要與另一位修女談話,就要到樓梯間指定的地方低聲交談,任何其他地方都是不許談話的,與修女碰面時也不會打招呼。剛開始時,遇見修女,雖然不能作聲,我都會以微笑點頭打招呼,但對方竟然没有反應,眼光投向地上,匆忙擦身而過,使我驚愕不已,我腦海產生了疑問:「難道修道生活是這樣的嗎?我曉得的方濟喜樂及友愛生活在哪裡?」令我不安的另一現象,就是我們不可以問問題或表達自已的想法,衹是服從。習慣了思考分析、籌劃及以不同方式去辦事的我,特別難適應。在進修會前,我曾聽過絕對服從和嚴守靜默,但到要在生活中實踐時就要求我以信德、為愛天主而遵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三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4:5–42 今天的讀經的主題是「水」。福音的一開始,我們看到耶穌真正的面貌,又累又餓又渴的出現在一位撒瑪黎雅婦人面前。耶穌常常在福音中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其實祂充滿人性,跟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需要。從福音中我們得知,撒瑪黎雅和猶太人是對立的族群,但耶穌並沒有避開他們,反而說要賜給他們活水。那名婦女因此質問耶穌甚麼都沒帶,還要向她討水喝,更不懂耶穌口中的「活水」到底是甚麼意思。這名撒瑪黎雅婦女希望以後永遠都不用再辛苦汲水,但耶穌所說的活水是永生的泉源,是超越一切物質的活水。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71) 誰是假基督?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耶穌逗留了四十天之久——好讓門徒自己能證明耶穌真的從死者中復活了。然後祂回歸天家。 「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上升,有塊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他們向天注視着他上升的時候,忽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前,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甚麼站着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了天,也要怎樣降來』」(宗1:9-11;參閱16:19;路24:51;若14:28)。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復活節守夜禮儀中九篇讀經的意義 讀經一:兩種創造

文:陳繼容 根據羅馬天主教會的禮儀年, 上週三2020年2月26日, 我們慶祝了「聖灰禮儀」,開始四旬期,教會禮儀年其中一段最重要的時期。透過四旬期這段準備時期,聖教會提醒我們,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甘願接受十字架的苦刑為我們死了,所以我們要悔改歸依,順從祂的教導,以克己、守齋、善功、愛德工作等,為自己和別人所犯的罪做補贖,好好準備迎接復活節,才不會辜負主耶穌愛了我們一場。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二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 17: 1–9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帶着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獨自到一座高山上,由此可見他們三位在十二宗徒中的重要性。在這三位宗徒的見證下,耶穌在他們面前突然轉變容貌:祂的面容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如光。忽然間,梅瑟和厄里亞也出現在他們中間與耶穌說話。他們兩位的出現,代表了舊約的兩大傳統:梅瑟代表天主的法律,而厄里亞則代表偉大的先知。他們和耶穌同時在一起,就表示他們能為耶穌的所作所為背書,因為耶穌不僅延續了他們所建立的猶太傳統,更將成為猶太傳統的一部份。伯多祿以他一貫衝動的語氣,建議為耶穌、梅瑟和厄里亞搭三個帳篷,使他們可以繼續留在山上。我們都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夠一直保持下去,但不幸的是,生命不能只停留在美好的事物上面,我們必須繼續前進。如同我們在電影院欣賞電影時,我們不能喊「卡」,生命會不斷地向前邁進。對耶穌的門徒來說也是如此,美好的時光總會消失。要追隨耶穌基督的腳步,就要和祂一起從山上下來,勇於接納生命中的一切。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滿懷信心 聽從祂

文: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二主日 禮儀年三年循環的四旬期第二主日,主題同一:耶穌顯聖容。中文也許意思譯得不夠傳神。外文作「transfiguration」,是整個容貌甚至外觀改變的意思,也算是俗語說「成個人變咗、唔同咗」的類近意思。這並不是說從一個人變成了另一個人,而是同一個人卻變得與以往不一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70)基督徒必須相信那些奇蹟(否則他她不是基督徒)?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若10:17-18)。耶穌基督,真天主真人,那一刻祂願意接受死亡,並按自己的願意獻出生命。而且,當祂願意時,祂會取回祂的生命。 《天主教教理》第650點說:「教父們是從基督的天主性位格去看復活,這位格跟祂那因死亡而分離的靈魂和肉身仍結合在一起:『由於天主性體的單一性——它存在於人的兩個部分,這些部分又重新結合起來。這樣,死亡是因人組合部分的分離而產生,而復活則是因兩個分離部分的結合而完成』」【聖額我略里留斯(St Gregory of Nyssa), 「In Christi resurrectione」】。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最大的誘惑:唯我獨尊

文: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一主日 如何面對誘惑,是禮儀在每年的四旬期第一主日給我們的功課。今年的讀經一,是我們都熟知的原祖受古蛇的誘惑而違背上主的禁令(創2:7-9; 3:1-7);答唱詠,取自相傳是達味禁不起巴特舍巴屋頂洗澡的誘惑,竊妻弒人夫之後而作的懺悔詩(詠51:3-4, 5-6, 12-13, 17);讀經二,所讀是保祿宗徒如何解讀亞當背命對後來整個人類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但同時指出,上主仁慈在基督身上的果效卻更為偉大,無遠弗屆;最後,福音讓我們看到耶穌的榜樣,如何堅定地拒絕不同的誘惑。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一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 4:1–11 今天的福音描述耶穌在沙漠中受試探。這與我們在四旬期中禁食、和好與悔改息息相關。耶穌在福音中的表現和讀經一伊甸園中亞當和厄娃的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讀經二告訴我們,因着亞當的罪惡,我們才能得到天主的恩寵,再次與祂建立和好的關係。今天的福音緊接在耶穌洗禮、天主聖神如鴿子降下的篇幅之後。我們也注意到在今天的福音中,天主聖神引導耶穌來到曠野,其目的當然不是讓耶穌陷入危險,而是為了考驗耶穌,使祂能勝任未來的使命。耶穌,就像梅瑟一樣,獨自在曠野裡禁食四十天。這正是魔鬼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