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國際研究所與天主教澳門教區主辦、澳門聖若瑟修院同學會合辦的《區師達神父》及《陸毅神父》兩本系列叢書的新書發佈會,謹訂於3月29日(下週五)下午六時半,假澳門教區主教公署禮堂舉行,屆時聖多瑪斯合唱團將會為發佈會帶來表演,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靈醫會:缺乏溫柔,基督信仰便停滯不前
(梵蒂岡新聞網訊) 教宗方濟各週一(18日)在梵蒂岡聖克萊孟廳接見靈醫會大家庭時,提起他們的會祖聖加彌祿(Camillo De Lellis),稱一想起他,心中心中就會浮現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指出照料病患和啟迪民智乃是靈醫會的神恩。
印度教友因迷信阻止新鐸舉行首祭
(天亞社訊)來自印度東部一位剛獲祝聖的神父遭家鄉教友排斥,認為他是「不祥之兆」,因其11位親人在他晉鐸當日遇車禍喪生。 科塔克巴布內斯瓦爾總教區的迪比耶倫金.迪加爾(Dibyaranjan Digal)神父,今年1月22日晉鐸,但他仍未在家鄉奧迪沙邦根德哈馬爾區的戈達普爾堂區聖若瑟堂舉行首祭。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相信天主是父親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解釋《天主經》的第三個呼求,指出這祈禱要求我們首先相信天主為我們每個人制定的救恩計劃:「這原是美好的,並在我們的救主天主面前是蒙受悅納的。因為祂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3-4)。」
逢人皆犯罪
文:黃月明 凡是人,都有罪,無一人未犯過罪。 除聖母之外,所有人都會犯,故她聖子降世,全為救贖眾人的罪,被釘死於苦架!
【論盡家庭】(1.5) 家庭治療基本概念: 改變家庭土壤
文:梁敬之 你灌溉了田畦,又犁平了土壤,使雨鬆軟土壤,祝福植物生長。(聖詠65:11) 一段對話 太太對治療師說:「我想你幫我改變我老公!」 治療師問:「他來不來跟我們見面?」 太太動氣的說:「他當然不會來喇!他看不到他自己有問題,他根本不願意改變。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跟他繼續一起生活。如果他肯改變、 痛改前非、重新返聖堂辦告解望彌撒,那就一切都美好了,因為一切的問題都由他而起!多年來,我不斷努力地邀請他參加不同的課程、祈禱會、避靜,聽聽神父的道理等等,但他就是愛理不理、不配合、搞對抗!天下的男人都是一樣!我完全沒有辦法了,所以才找你出手。你是專家,那你快點出手吧…」
「地獄的存在」與「克己和補贖」
每一年,我們重重覆覆過着相同的節日,有甚麼意思呢?當然,並不是放假,而是要我們常常謹記,基督的救贖工程,也就是我們信仰的核心。 天主的救贖工程:天主派遣子到世界上來,為叫世界藉着他而獲救。而彌撒讀經亦十分有意思,顯示出宗徒們的信德。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三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13:1-9 在四旬期的讀經中,其中一個不斷重複出現的主題就是上主的憐憫與慈悲。祂對我們的愛從未改變,不論我們的行為舉止或犯罪的嚴重程度。天主不僅愛我們,天主自己本身就是愛。愛是祂生命的本質;祂沒有辦法不愛,這是絕對的真理,不容我們懷疑的真理。即使我們犯了罪,天主還是會一如往常地愛著我們。但如果我們犯了罪,就表示我們不愛祂,這也是真理。因此,天主的愛並不完美,無法充分發揮作用,除非我們敞開心胸接受它,用愛回應天主。當我們犯罪時,天主並沒有停止愛我們,相反的,是我們阻擋了祂的愛,我們永遠都是破壞這段關係的人。福音中,耶穌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警告:「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悔改不只意味著對過去感到後悔,也應該徹底地皈依,完全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並且向天主開放自己。
IN MONTE OLIVETI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聖言啟航】梅瑟.耶穌.我們的出谷
文:梁展熙 丙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上主帶領以色列民出離勞役祂子民的埃及往應許之地去的事件,不單對猶太人來說至關重要,在基督信仰傳統中也是舉足輕重的神學意象。當中象徵著每個人得救的歷程:在罪的勞役之地中得到上主引領而離開,途經紅海——洗禮的水,往應許之地——天國邁進的歷程。這雖然是每個基督徒都共同走過的必經之路,但對每個人來說,卻也都是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