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建築師要求越南最古老的教區維護當地一座具有傳統風格的主教座堂,呼籲教會領袖們不要將之拆卸重建。 雖然當地教友和政府都支持教區在5月13日開始拆除在裴朱的主教座堂,但計劃最終擱置了。 越南北部裴朱教區主教武定孝說,這座具有134年歷史的主教座堂「是最古老的聖堂之一,也是教區內的其中一個最宏偉的宗教中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公開接見:救恩是一項恩典,不是付錢就能買到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9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宗徒大事錄》為主題開啓新一輪的要理講授。教宗指出,這本書向我們講述「福音在世界中的旅途」,顯示出「天主聖言與聖神之間美妙的結合」,二者是「活潑而有力的夥伴」。
【天主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 第三十四章:改革家尼各老古薩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我們一直以來講述過的異端或其他離經背道的學說、分裂或分立多多少少都帶有一點兒的暴力。今天我們選擇講一位傑出的人物,他為改革而努力卻沒帶來分裂,反而是以作為知識份子擁有的明確和肯定之態度來進行。他就是尼各老古薩(Nicolaus Cusanus) 。他是德國的神哲學家,被稱為德國哲學之父,是從中世紀進入現代的文藝復興時代的重要人物。他是一個嚴謹和實事求是的評論家,但不會偏離正道或對教義無止境的挑戰。他尋找答案及對問題的見解,而非只是問題及對抗。教會亦是活在新的意念之中的。
人人都要做聖人是天父旨意
文:黃月明 做聖人,不要犯大、小罪,連缺點也不要犯,要常保持心靈潔淨,靈魂要常清潔! 要常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補贖! 要常熱心誦念三鐘經、參與彌撒聖祭、領受耶穌聖體、感謝天主! 要常做使天主喜悅的事,常照天主的聖意,勿使天主傷心,要常令天主滿意! 要常極熱切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下愛眾人,不分貧富貴賤,一視同仁,要常做良善人,勿怪責人!
【論盡家庭】(2.8) 婚姻及家庭舞蹈:無我的互相依靠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每人應照上主你的天主賜與你的,依自己 的財力,奉獻禮品。(申命紀16:17) 這是一對30多歲的夫婦,中學時期開始談戀愛。結婚好幾年了,仍未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甚麼大爭執。兩人都是基督徒、專業人士、有教會生活之餘、也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身體健康、兩人的家人也沒甚麼令人擔心的地方,所以,可以一年一起去幾次旅行。在一般人眼中,這對可算是幸福夫婦,但他們的關係總是不對勁、丈夫甚至開始有點抑鬱病狀。 丈夫對太太說:「那天我們吃飯後,我想一個人散步一會兒。雖然妳沒反對,但我看見妳轉身回家時,我知道妳很難過。」 太太說:「我沒有難過呀!我們結婚之後無時無刻都在一起,基本上,我們沒有分開過。那天你說要一個人走走,我想我應該享受一下自己的時光。」 「但我知道妳是不開心的。」 「我沒有呀!」 「妳有呀!妳沒有朋友、沒有興趣!」 「我已經說過很多次,我沒有不開心!為甚麼你不相信我?你自己也沒朋友、沒興趣:我覺得你不開心才是真的,為甚麼你不把心事告訴我?你是否不愛我了?」
【聖言心語】耶穌升天節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24:46-53 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看似互相矛盾。福音中,耶穌的升天與復活發生在同一天,但宗徒大事錄卻說是在復活後的四十天;福音似乎也說,升天與復活是一氣呵成的,而宗徒大事錄的描述卻是兩個獨立事件。但我們不該從字面上解釋升天這件事,反而應該反省升天這件事背後的含意。耶穌升天是要強調復活的耶穌已經回到天父身邊,與天父同享光榮。簡單來說,耶穌已完成了他在人世間的使命。從這個角度來看,升天就是一種死亡的經驗,這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面對,而且不願意談論的。從人類的角度來說,「死亡的經驗」意味着生命的結束,所擁有的一切也都將消逝,這是人類害怕死亡的來源。我曾讀過一本書中提到,這也是有人自殺的原因之一(他們選擇在人生的高峰結束生命,因為他們害怕現在所有的成功,未來都將化為灰燼。)
【速食神學】(34)如果天主不會改變,那祈禱有甚麼用呢?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談論過天主是永恆的,因為在祂內沒有變化,因此不受時間的限制。但是這樣會出現一個新問題。如果祂的存有不會改變,祂的思想便不能改變。如果是這樣的話,祈禱又有甚麼用呢? 聖多瑪斯阿奎那在《神學大全》(第2集第2部,第83題,第2節)中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詢問人祈禱是否合適。他提出了三個異議。
【聖言啟航】心目在天.腳行於地
文:梁展熙 丙年復活期耶穌升天節 教會禮儀忠於重構的歷史時序,於是在逾越節後的四十天,慶祝主耶穌的升天【當然,為切合現代社會的牧民需要,教會禮儀容許各地區把耶穌升天節移到復活期第七主日慶祝,澳門教區即為一例】。然而,我們不應過份著重於時序的問題,畢竟那只是天主聖言的永恆啟示向在歷史中行進的子民漸漸呈現,讓我們能逐步領會接受的方式。
【屹立澳門450周年】仁慈堂回憶展開幕 冀讓市民了解其歷史
(綜合報道)澳門仁慈堂1569年在時任的賈尼勞主教推動下成立,今年正好慶祝四百五十周年。為隆重其事,仁慈堂上週一(13日)起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13、14和16日舉行第十二屆仁慈堂國際會議,並在上週三(15日)舉行彌撒聖祭及回憶圖片展開幕。仁慈堂國際聯會主席Dr. Manuel de Lemos一行人更特地訪澳,參與一系列慶祝活動。
教理圖解 —— 信經(十):天主的教會(八)
「耶穌要從天降來,審判生者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