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大外展課程囚友學員分享(3)

文:一位就讀聖大外展課程的囚友 我是一名在囚人士,同時亦是一位在獄內就讀社會工作系外展課程的學生,首先非常感恩聖若瑟大學本着有教無類的精神,在有限的資源下,仍然不畏困難,長途拔涉地入到監獄內舉辦課程,同時非常感激校方為了我們的學習環境不斷多方連結資源,不但於課程間確保教學質量,更為我們設立獎學金及助學機制,進一步肯定我們的價值和所學所得,而我亦非常榮幸,可以成為上一屆的獎學金得獎者之一,面對自己的過往經歷,縱觀自己的人生,這次特別的體驗確實有着很大意義。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耶穌會兩屬校辦「生命守門人」培訓活動

(本報訊)耶穌會澳門兩屬校──海星中學和利瑪竇中學於2022年4月4日邀請澳門明愛-凱暉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假利瑪竇中學禮堂為兩校教職員工舉辦兩校「保護弱小及易受傷害成年人」培訓,由於防疫關係,避免人群聚集,海星中學同工透過視象形式參與培訓活動,並以兩校同步的形式進行。培訓主題為:「命守門人」,目的是透過講座培訓,提高老師對自殺警號的認識,並學習如何支援身邊有需要的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俄烏戰事下的聖週 讓我們記起十字架山的象徵與意義

文:號角報 / Christ the King Supplies 聖週是禮儀高峰的一星期,逾越節三日慶典中,我們重溫信仰的核心,當中不忘耶穌基督的苦難與聖死。聖週五,不少教友都會默想十字架對每一位教友的意義,甚至將各自生活中的痛苦,與十字架聯繫在一起,因為耶穌曾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大部份人很自然地將十字架與痛苦掛鈎;然而,在痛苦的背後,我們要知道這些十字架的價值。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面對空虛的勇氣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有一件令我頗驚訝的:沒有一部福音記載基督的復活是「如何」發生的。相反地,它們只簡單描述那「一周的第一天,清晨,天還黑的時候」,門徒所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一切。那必定是個令人非常困惑、出乎意料之外的經歷,因為每部福音在細節上的描述,都各有不同。然而,四部福音均認同那天所發生的基本事實,特別是他們注意到的首件事:墳墓是空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大外展課程囚友學員分享(2)

文:一位就讀外展課程的囚友 聖大外展課程囚友學員分享(1)圖片:聖若瑟大學提供 2017年我的神師看到我的轉改,鼓勵我可以嘗試以自己的經歷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在考慮、在回憶,在自己灰心失意時非身邊有不同的人去鼓勵和支持,也沒能有今日蛻變了的自己。此事我亦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太太並與她商量,她也是全力支持我,讓我下定決心去報考「社會工作」的學位。我於2018年參加了四校聯考。可是我的案件亦與此同時結案,我與另外三名同事最終被判以7年徒刊並需支付大筆賠償金。長達11年的審訊與煎熬最终完結,而且我們的家境並不富裕,未來我太太一方面她靠自己的力量撐起我們的家的經濟開支,另一方面要照顧我們年幼的女兒和我年老的母親。但她繼續鼓勵我在獄中堅持學習,她在外面不斷幫我查詢各有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在獄中授課的可行性,讓我非常感恩的是,經過多番聯絡,聖若瑟大學校長願意嘗試開展這個課程,並在校方與獄方的多番協調下,最終促成了這個在獄中授課的「社會工作」外展課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基督的苦難】(3) – 我們及他人的十字架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心豫 今天耶穌告訴我們:「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瑪16:24)耶穌當年生活在羅馬帝國統治下,背十字架意味着死刑。我們背起各自生活中的十字架,意味着要接受它﹑背起它,甚至跟耶穌一起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向日葵之歌】不要哭了

文:羅芷芬 農曆年過後,香港確診數字急升,安老院成為了重災區。三月初,伯娘不幸地在安老院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困難,被送到醫院奮戰兩星期後離世。疫情下,無法在伯娘最後的日子探望她,也無法實體參與她的追思彌撒,心內泛起一絲絲的哀愁、無奈和遺憾。站在烏雲密佈的天空下,腦海中浮起許多昔日與伯娘一起生活的片段,很是掛念。伯父離世後,伯娘的失智症也加劇了,記憶力衰退,判斷力減弱,但在心靈最深處,她仍深切地與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