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哪裡可讓我作「十.一奉獻」(1) 聖大學生事務長農韻淇 :「國際生沒有錢吃飯令我感到震憾」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上月發出特別文告,呼籲信友不能轉面不顧受苦的人,而要透過神形哀矜及「十.一奉獻」,以言行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一個月過去了,政府發放的消費咭餘額也可能用盡,但並不代表基督徒關顧別人需要的責任便可劃上句點。 為讓教友能從不同渠道幫助有需要的人,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關社組特別訪問三個機構、團體及堂區,將分為三期刊登,以了解他們的工作。現刊登與聖若瑟大學學生事務長農韻淇小姐之專訪,以讓各教友多了解聖大早前推出的抗疫基金。
Author: admin
【當90後遇上聖若瑟】(8) 聖若瑟密碼1.0
文:容偉源、吳志濠 工作之所以重要和有趣,全因它是塑造我們實力和個性的最佳途徑。在職場上,「非暴力溝通 」是一種軟實力之表現,也是愛天主、愛近人的有形可見的行為。Tío,除此之外,還有甚麼秘笈,能夠提高我們90後的「軟實力」呢?
情濃天地間
文:羅芷芬 老師告訴我日式插花班第二堂於6月7日開班,我失望地表示那天下午要上另一課程,未能參與。 怎知,收到新通知,插花班改早一天進行! 我雀躍不已,馬上報名。猶記得老師第一次講解插花的要素:找出最觸動自己的花成為主角。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五十九章:教會與法國大革命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法國大革命(1789-1799)是教會史上最困難的時刻,其後果影響之深遠很久才消失。從那刻開始,一切都改變了,甚麼都與以前不同了。傳統、舊制度、從前的歐洲和按脫利騰大公會議(1543-1565)制定模式的天主教會,也受到了衝擊及威脅。「新事物」的年代來臨,但來得很動盪及血腥,撕裂及武力威脅的。法國革命的啟蒙思想並未能即時與教會及普通社會的理念融合。反神職人員,尤其是反宗教的思想是大革命的中心命題。很多時,雖然不是以暴力方式,但來得很突然且立即付諸實行。
【從《聖詠集》到答唱詠】(3) 聖亞大納修致瑪爾切利努斯的信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在上一篇裡,我們提到到耶穌和首批門徒的生活是如何被聖詠的吟誦所填滿;實際上,聖詠已成為他們在耶路撒冷聖殿(於公元70年被毀)和猶太人使用的許多猶太會堂裡,向上主朝拜的重要部分。
【聖言啟航】源源不絕的生命力量
文:梁展熙 甲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正如上主日的禮儀選讀一樣,今天的幾篇讀經,都旨在嘗試向參與禮儀的信友從數個最重要的角度來闡釋今天的禮儀主題:基督聖體聖血。首先,天主所賜下的天上神糧足以永遠飽飫人類的饑餓。其二,禮儀提醒我們,其實我們每個基督徒就是基督的身體。最後,禮儀讓我們思考一下,我們作為基督奧體的一部分,與天降神糧之間的關係。
【聖言心語】基督聖體聖血節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耶穌會士 若望6:51~58 今天我們慶祝耶穌聖體聖血節。回憶耶穌基督在世的生活,除了他的教導、生命與死亡以外,或許他留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就是感恩(聖體)聖事。聖體聖事可說是基督徒生活的最核心!歷史中我們經常看到:儘管環境多麼的險惡,教會受到何等的迫害,教友們總是想盡辦法要舉行感恩聖事,例如:中國大陸的許多天主教友。在感恩(聖體)聖事中我們做甚麼?首先,我們懷着最深的感謝,紀念天父藉着耶穌基督的降生成人、受苦受難、死亡與復活,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也感謝天主,他滿懷着慈愛與憐憫,在生活中對我們的照顧。接着,我們一起慶祝在基督內的共融合一。感恩(聖體)聖事不僅僅只是一種宗教禮儀,它的慶祝更是代表着一個有生命力的基督徒團體!
【速食神學】(84) 教會內有平等嗎?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當我們領洗時,我們成為(1)天主的子女,(2)耶穌基督的兄弟姊妹和(3)天主聖神的宮殿。 教會說,我們成為了 「Christifideles」(「基督的信徒」,參閱《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77點和《天主教教理》第871-872點)。這應用於教會內所有成員,無論他是平信徒、修道人士、主教或教宗,他們同樣都是「信徒」。
教理圖解 — 「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一樣」(十八)
十誡 : 第六和第九誡:毋行邪淫;毋貪他人要
熙篤會隱修女:為世界的救贖,我們奉獻生命給天主
專訪熙篤會希望之星隱修院修女「為世界的救贖,我們在這裡奉獻生命給天主」 文:Marco Carvalho譯:寓風 由於新冠疫情,全球均實施各種隔離及檢疫措施,但「隔離」一詞為主教山希望之星聖母修院的十位熙篤會修女來說,肯定不是甚麼新鮮事。熙篤會是澳門目前唯一的默觀隱修會。在過去的四個月,她們不斷祈禱,並透過祈禱來侍奉天主。院長Caterina Mazzarelli修女接受《號角報》專訪,首次對外披露她們的祈禱生活,又稱疫情對於熙篤會隱修女來說,甚麼都沒有改變,但同時一切都改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