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tà Lateranense)上週五(19日)晚在Facebook專頁的線上視頻會議中正式宣布,該大學神學院在2020-2021學年度將開設為期兩年的「在大公合一和共融的視野中的跨宗派神學」碩士課程。
Author: admin
意大利監獄為烏干達孩童捐贈口罩
(梵蒂岡新聞網訊)團結關懷會來自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監獄。這事發生在烏干達東北部的卡拉莫賈(Karamoja),那裡是個半乾旱地區,當地居民靠畜牧為生。在當地服務長達半個世紀的金邦尼會傳教士卡諾維(Marco Canovi)神父日前稱,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亞監獄服刑人正在為阿佩伊托利姆(Apeitolim)傳教區的孩童縫製口罩。
南蘇丹基督教會委員會 消除衝突中的性暴力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週五(19日)是消除衝突中性暴力行為國際日。在這機會上,南蘇丹基督教會委員會發出強烈呼籲,消除衝突中的性暴力,並釋放那些出於性目的而遭綁架的婦女和孩童。
眾教會榮休領袖為耶路撒冷發聲 「請協助聖地修和」
(梵蒂岡新聞網訊)即使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聖地的和平仍必須是當地居民和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為此,羅馬天主教會榮休宗主教薩巴赫(Michel Sabbah)、聖公會榮休主教艾阿沙(Riah Abu El Assal)和信義宗榮休主教尤南(Munib A. Younan)在聯合聲明中寫道:「聖地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陷入戰爭狀態。它的神聖性應當得到恢復。正義消失無蹤。天主的土地邀請所有教會、政府和善心人士採取行動,終止這場悲劇。」
新冠狀病毒肺炎帶給我們的道德規範
文:Fausto Gomez OP譯:何紹玲 我想借此篇幅,和大家分享我個人對「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反思。我是以一個有道德的人及基督信徒的身份,細談我的看法。我將把新冠肺炎(Covid-19)全文分三部份刊登:首先是道德觀點;接着是從基督信徒的維度;最後便是從生物倫理的視角。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是全球性的流行病,因此,作為人類大家庭和世界公民的成員,我會從全球的角度去反思。
【從《聖詠集》到答唱詠】(5) 聖亞豐索論聖詠
文:龐保頤 大家可能還記得,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說過:「要證明天主教會就是上主所要的,可以從她的藝術作品和聖人中得到見證。」我認為這句話有很大的道理;因着教會的支持,我們擁有人類歷史上一些最偉大的藝術。而且,我們有很多男男女女,以自己的一生和工作,表現出何謂徹底地跟隨基督。他們其中肯定有聖亞豐索(Saint Alphonsus Liguori,1696-1787年)。這位偉大的意大利主教才華橫溢,包括在詩歌創作方面。我們意大利人都能倒背如流的聖誕歌《Tu scendi dalle stelle》(暫譯:星光灑落),作者就是聖亞豐索。他以倫理神學領域的著作而聞名,對所有必須處理倫理問題和天主教教義的人來說,其著作可能是最大的啟發來源。事實上,在羅馬塑造倫理神學家的大學,就是亞豐索學院。那所大學中的每個人,包括聖亞豐索所創立的贖主會,都從他身上學習發揮他的光輝榜樣——奉獻所有才華來光榮天主和為基督徒的益處服務。
【聖言啟航】付出 莫問收獲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列王紀》(上、下)的記述,涵蓋古以色列的歷史前後足足四百餘年,從達味建國,傳位予自己的兒子撒羅滿而奠定達味王朝,到王國分裂為南北兩國(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及至由撒羅滿於耶路撒冷建造的聖殿於主前587年毀在巴比倫軍之手為止。《列》紀綠了大量無能而且殘暴不仁的君王,他們的決定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導致古以色列國破家裂,精英階層悉數充軍流徙收場;但與此同時,《列》也記述了兩位願意致力推行宗教改革的好國君——希則克雅和約史雅。說到底,舊約史書作者(們)之所以要把古以色列國的歷史寫下來,並非單純想要解釋事情何以發展至此。他(們)的寫作目的,是希望在那些親眼看到達味血脈的最後一位君主戰敗、充軍巴比倫的同胞們,能夠保存信仰之火,未至熄滅殆盡。
【速食神學】(86) 在聖經中,我們在哪裏能找到主教、司鐸和執事?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如果在教會之初就已經有聖統制,那麼,在新約中,我們在哪裏能找到主教、司鐸、執事呢?
教理圖解 — 「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一樣」(二十)
十誡 : 第七和第十誡:毋偷盜;毋貪他人財物
專訪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最重要是在疫情中,我們與他們同行」
在澳門,哪裡可讓我作「十.一奉獻」(2) 專訪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最重要是在疫情中,我們與他們同行」 大部分人都知道,明愛為社會中的弱小提供不少的服務,但疫情下也令澳門明愛的服務受到影響。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先生在訪問中,分享明愛在這場疫情中所飾演的角色,並以多年服務社會的經驗,提出教友能怎樣活出關顧弱小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