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六十四章: 共濟會和天主教(2)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自1738年教會發出了第一份譴責之後,經過了差不多三百多年,教廷對共濟會的態度並沒有改變。教會於1983年11月23日發出最後的一次反對共濟會的理由仍然是:謹守完整的公教信仰與隱藏在共濟會秘符後的共濟思想,是不能協調的。從十八世紀開始,教會對共濟會的抨擊此起彼落,雖然雙方經過無數次接觸及商議,但半點效用也沒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從《聖詠集》到答唱詠】(10)陞階經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在本系列先前的部分,我們已看到聖詠在教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僅是神修上的原因,還因為聖詠文本在禮儀中的極大重要性。正如我們先前已提到過,大部分在禮儀中詠唱的經文都是來自聖詠。我們應該記住,進堂詠的對經有一段經文、領主詠的對經有一段或多段經文,以及奉獻詠有一段經文〔至少理論上來說是這樣,因為現今該經文尚未像羅馬禮特殊形式(extraordinary form of the Roman rite)一樣出現在《彌撒經書》(the Missal)中〕。因此,聖詠是羅馬禮儀的核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95) 俗世思想和世俗主義有甚麼分別?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教會和國家有各自的權限範圍,彼此享有自治權。與國家的自治權相關的教會法稱為「俗世思想」(secularity)。 「俗世思想」避免兩個極端情況:(1)國家強行道德理論於人民。另一方面,(2)拒絕道德和靈性上的價值(世俗主義)。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如我亦免負我債者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德訓篇》外文有兩個名稱,一是「Book of Sirach」,即「息辣書」,因為本書的作者就是「息辣之子耶穌」(51:1);另一名稱是「Book of Ecclesiasticus」,即「教會之書」。教父時代,其他的「次經」(厄斯德拉上、下;多俾亞傳;友弟德傳;瑪加伯上、下;智慧篇;巴路克等)也被視為「Ecclesiastical」(=教會的)。在分類上,《德》屬於舊約聖經中「智慧文學」之一。作者是在巴勒斯坦正被希臘文化同化的時期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一位智者。他寫作的目的,是為防止猶太人浸淫於希臘哲學的新潮流之中。就好像《箴言》一樣,《德》是由先賢傳統智慧的諺語所輯錄成書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走出去,尋找疏遠的人

耶穌說:『我來,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十,10),生命是天主賜給我們無價的禮物,生命永遠都是美善的。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生命正遭受極具破壞力的死亡文化所迫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1],全球每4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自殺死亡人數比戰爭和兇殺的總數還要多,自殺未遂的人數更是自殺死亡人數的許多倍,在世界預防自殺日(9月10日)前夕,我呼籲所有教友與我共同關注自殺問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CN/23/026/2020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任 免 令 茲奉李斌生主教諭,公布任免令如下,本年九月一日起生效: 劉炎新神父免任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院長之職並改任該學院校監; 委任沈穎瑤女士接任上述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院長一職。   特此公告 秘書長 劉偉傑司鐸 二零二零年八月二十八日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颱風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之牧民指引

(2020年9月1日起生效) 1. 當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經已懸掛或黑色暴雨警告經已發出,信友應如一般市民,接受忠告,留在戶內,避免戶外活動,以策安全。 2. 在上述信號或警告生效期間,離家前往聖堂會有危險。故此,在這些情況下,信友毋須參與主日彌撒,但為本身的神益,他們仍須履行另一些善工,例如在家中閱讀聖經(主日彌撒選用的讀經較佳)或念玫瑰經。 3. 在上述第1. 項提及的情況下,不論是主日或平日,聖堂不開放。 4. 如信友罔顧上述第1. 及第2. 項指引而導致意外或損傷,教區當局及有關的司鐸將不負起任何責任。 5. 如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於主日或平日常規彌撒前兩小時除下,彌撒應如常舉行。 6. 該等信號或警告除下後,司鐸可按牧民情況,加開主日彌撒,以便教友參與。 7. 上述指引適用於婚禮及殯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