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的莊田】樂滿心中

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院

「阿雪,妳吃吧。」看着耶穌遞給自己一個大餅,輕聲地叫着自己的䁥稱,阿雪感到心內充滿喜悅、認同和飽足。「那是祂第一次這麼叫我!」

去年暑假,澳門整個城市處於防疫緊急狀態中,阿雪常待在家中。有天,她想做祈禱寫日記,但天主似乎「消失了」。不知所措下,她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一位執事,得到他的指導後,阿雪反省到自己的信仰根基未夠穩固,她說:「在疫情中迷失了反倒幫助我更知道自己需要與天主建立一個緊密的關係。」

這份渴望主的心在天主眼內是非常珍貴的。在今年舉辦的《播種默觀的種子》日常生活退省,阿雪很高興感受到自己和耶穌的關係加深了。她說:「去年我每次做默想時,耶穌的身軀總是高高大大,站在祂旁的我是一個小朋友的體形,要仰高頭才能看到祂。但今年的退省中,我和耶穌能像朋友般交往了!」在退省中段的一次祈禱中,阿雪用想像式祈禱方法進入耶穌居住的地方(參閱若1:35-42)。她回憶道:「在耶穌的家中,我看到聖母和耶穌一起圍坐在餐桌,另外有耶穌的好朋友瑪利亞和瑪爾大,還有其他宗徒,畫面很熱鬧。瑪爾大發揮她的好客之道,問我想不想飲酸奶。跟着,耶穌拿一個大餅給我,輕聲地叫我的名字。『祂按名字呼喚自己的羊』(若10:3),我就是祂的羊,彼此的距離拉近了。」

其後,在另一天的祈禱中,阿雪遇上一個反思問題:「在未來的歲月中,我需要向天主求甚麼才能使『那隱藏的真我』能夠不斷地成長?」,「成長」一字觸動着她。在對禱中,她問耶穌:「我有成長嗎?」耶穌反問她:「妳認識自己是誰?」阿雪覺得祂給她的問題很深邃,在反思的過程中,留意到自己缺乏愛,渴望耶穌給她一份大愛。

在回憶她的個人救恩史時,阿雪感恩地說:「兒子於2017年復活節領洗後,我便陪伴他一起參與主日彌撒。每次見到教友領聖體,我就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領受基督的聖體聖血。一年後,復活節慶日的彌撒舉行完畢後,我望向祭台,心裏發出祈禱之聲:『天主,我何時可以領聖體?何時可以參加慕道班?』奇妙地,後面有位女士似乎收到一份感應,問我:『妳是否想慕道?』她原是堂區慕道班導師,就這樣,邀請我加入了慕道班。回想起這幕,導師猶如宗徒斐理伯,收到聖神的啟示後,就前行去指教那位太監,給他宣講了耶穌的福音。(參閱宗8:26-40)」

2019年復活節阿雪領了洗,意識到身為天主的子女,她需繼續認識天上的父親,便報讀網上信仰課程。2021年,她首次隨同聖經分享會的兄弟姊妹到靜院參與名為「主是共行」的避靜,加深她對天主的追求。即使當時疫情肆虐,天主藉教區的資源與她共行。阿雪感恩地說:「天主滿足了我的渴望,祂知道我較慢熱,需重覆學習,尤其在祈禱的學習中,不能學一次半次就通曉,所以我參加了靜院舉辦的夏季、秋季和春季的《經驗式祈禱工作坊》和兩屆《播種默觀的種子》四旬期日常生活中的九周退省。導師們也很欣賞我的學習熱誠。」

一方面阿雪不斷追求天主的儀容,另一方面她內裏的生命已不斷被天主的愛逐漸改變。身旁的人也從她身上感受到一份平安與喜悅。她欣喜地說:「最近有兩位朋友去慕道和再慕道,她們說其中一個原因是看到我平日的信仰分享,被我對主的熱情感染。這幾年我為學校小聖堂插花時,總會對照主日的福音祈禱,把默想獲得的靈感透過插花去表達。很開心天主差遣了我去傳述祂的愛。」

主,祢揀選了阿雪做祢的女兒,看到她從不間斷地去認識祢、愛慕祢及緊密地追隨祢,為此,我們獻上感謝與讚美!「請你們以他的聖名為光榮,願尋求上主的人,樂滿心中。」(詠105:3)


【註】文中人物採用代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