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V. Turley / NC Register
翻譯及整合:梁浩然
時下的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為了引誘員工擺脫在家工作,重回到辦公室辦事,他們興起了一句說話:「將整個自己奉獻給公司」(Bring your whole self to work.)
經過漫長的在家工作時間後,各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以各式各樣的理由嘗試說服員工回到那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崗位」,與各同事共用的開放式大廳、抵受着大家永遠不能協調的冷氣溫度,卻又附和着的那些「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等不朽口號的辦公室空間,還有那些個別同事的種種辦公室迥異行徑。想必這個一定是大家都朝思夜盼、渴望而又渴望想回到的辦公室。
對於虔誠的天主教徒來說,有一股更令人擔憂的思想,一股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力資源部會承認,遑論是會針對處理的思想、一股不論公開或低調地、言語或動作上都會加諸在你身上的思想:別把你的信仰帶到工作去。假設你在某公司供職,那裏必然也有一條潛規則,就是你也要信仰這家公司所相信的。
想當年,「醒覺」這個議題在現今社會被炒得熱烘烘之前,想想應該是在上個世紀了吧,那時候我正在一家公司開管理層會議,當中的一位經理發表「偉論」,振振有詞。她在總結時說:「我無限歡迎你有着甚麼的信仰,只是請你別把這些信仰帶到公司。」當這位經理說着這兩句話時,她雙目朝向我注視。當下的我彷彿被轟斃一樣。不用我多作解釋你也會意會到,我並不嚮往那樣的環境。
再看看現今的工作環境,不單只沒有好轉,反而更差。
上個月,一位基督徒老師被一家英文學校辭退了,原因是他拒絕稱呼一位女孩子為男生。這只是千萬個基督徒越來越不被包容的例子當中的最新一例。不用多說,這班持「少數」信仰、「少數」意見的「少數」群體在公司人力資源部眼中,是較為低等的。
然而,這種為工作而獻上「整個自己」的風氣不只一直存在,更有蔓延開來。在過去的20年,美國知名學術研討會TED講師及公司顧問羅賓斯(Mike Robbins)與不同領域及行業的機構合作過,包括由Google到花旗銀行,由美國勞工部到職業棒球隊三藩市巨人(San Francisco Giants),或是矽谷小型初創企業。他在2018年出版過一本名為《Bring Your Whole Self to Work: How Vulnerability Unlocks Creativity, Connection, and Performance》的書籍,他在內容提到將你的「整個自己」帶到工作是指每天到公司上班,並在公司裏讓大家看得到你臨在的意義。根據羅賓斯所說,員工出現在公司,對於構建一個大家都有種安全感,令到大家都將「整個自己」帶到去工作是極為重要的。
為我來說,「整個自己」這個詞彙有很多同義詞:「率性自我」、「真我」等,這些概念詞彙以「我」、「自己」為中心。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中,辦公室早已不再視自我謙卑為甚麼有價值的美德,相反,「整個自己」,或更甚者,「真我」這些映照在家中鏡子裏的光輝明亮、閃閃發光的自我個性,這些特質紛紛走入了現今世代的辦公室。
作為一名員工及經理,我敢保證要是這個人力資源部所推行的「帶整個自己上班」貫徹落實體現,將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應付到。原因是公司或辦公室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完成工作,相對於其他人,特別是矽谷那些初創企業的見解,辦公室並非遊樂場所,更不是甚麼「實現自我場所」,是一個確保讓員工完成受薪工作的最佳環境-這就是辦公室存在的原因。其餘所謂的原因,不論是社會性、治療性、整體性甚麼的,都只是徒然。
另外,僱員在辦公室工作,這回答了誰是僱主們最希望出現在辦公室的人。作為員工,你交出「最好的自己」,就是你那專業的、專注手上工作的,並準時完成的一面。當然,這項工作最好是盡快完成,並使你的僱主帶來效益。畢竟想深一層,這些僱主才是出錢聘請「整個」的你。
勞資雙方向來互相依賴,這個關係一直都是這樣存在。但現今的辦公室文化,以及那些「整個自己」的趨勢,漸漸與勞資雙方互相依賴這關係越發偏離,僱員回到不再是純粹因為付出及得到報酬。相反,我們繼續討論最終使用辦公室的客觀性質去代替以員工為中心的主觀性質這個命題。
聖經及教會訓導都有提及到工作與報酬之間的關係,一天的工作應得到相對應的報酬。這個簡單的勞工模型亦提出工作與報酬應在工作前協定,而工作完成後亦應迅速給予報酬。天主教會基於聖經所給予的社會訓導要求僱主不可壓搾員工,應給予他們所應得的報酬。同樣地,教會的社會訓導亦要求員工須妥善履行自己的職責。
無論是辦公室,抑或其他的工作場所,從以前開始到現在都是進行這個工作與報酬交換的地方,在這些地方進行的事亦應該僅此而已。這些工作的價值並不在於在哪裏進行,亦不在於是不是「整個自己」或哪一部分的「自己」去完成,因為工作具有內在的價值,是天主給予我們每個人計劃的一部分,每個人被召叫所走的路都被賦予着一份尊嚴。當然,這份工作在財政上佔有着一定的幅度,但肯定不是唯一的幅度。我們付出的勞力亦是對天主的一份光榮。
知道教會怎樣看待工作與報酬的立場後,帶「整個自己」上班這個辯題看似荒謬,因為我們作為天主教徒,深知工作時必須全力專注、以專業的精神去應付。從聖召角度來看,賴天主的恩寵,那個工作的「自己」必定能夠得到聖化,成為一個更圓滿的「自己」。
原文:NC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