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座教育部新文件:天主教教育的身份與挑戰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教育部週二(29日)發表名為《天主教學校的身份:增進對話的文化》新的指導性文件,旨在促進全球天主教會的教育機構對自身的天主教身份有清晰的認識和保持其連貫性,以及預防在教育基本領域内的衝突和分歧。該指導性文件符合教宗方濟各全球教育契約的目標,以便教會能在教育領域保持強大和團結,從而履行其傳播福音的使命,為建設一個更加友愛的世界作貢獻。

該文件首先強調,教會是「母親和老師」:它的教育行動不是「慈善工作」,而是教會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基於若干基本原則,首要即是普遍的受教育權。其它原則包括:人人負有教育責任,首先是父母,他們有權根據良心為他們的子女作出完全自由的教育選擇,在法律框架内國家有責任提供不同的教育選擇。教會的基本教育原則是把福音傳播和全人教育整合起來。另外,是關於教師的培育,好使他們成為基督的見證者;家長與教師、天主教與非天主教學校之間的合作;天主教學校作為「團體」的觀念被自由與愛德的福音的精神所浸潤,從而提供培育、推動團結。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裡,文件也提醒採取「積極而明智的性教育」,這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循序漸進接受的重要元素。

接着,文件強調,天主教學校也有教育「關懷文化」的使命,以便在承認每個人、團體、語言、種族、宗教、民族的尊嚴,以及由此產生的所有基本權利,並且傳達以這些尊嚴和權利為基礎的價值觀。關懷文化是社會寶貴的「指南針」,它培養人民聆聽、具建設性對話和相互理解的能力。

文件指出,在與所有團體不斷對話的過程中,天主教教育機構不能成為一個封閉的模式。該指導性文件提出「走出去的教會」的模式,因此,文件寫道:「我們絕不能失去福傳的衝勁力而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孤島上,與此同時,我們要有勇氣去見證普世性的大公天主教『文化』,培養對我們自身基督徒身份的健全意識。」

隨後,該文件還關注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明確教育的權限與立法,因為在現實情況中,國家會強制天主教教育機構做出「行為不符合」教會的教義與紀律的情況。在這種情形下,文件建議「通過與政府當局對話並訴諸法律,採取合理行動以捍衛天主教信友及其學校的權利」。

最後,這份指導性文件指出,天主教學校「對文化福傳作出了非常有價值的貢獻」,正如教宗方濟各所說,「提供教育永遠是一個希望的行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