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聖誕期耶穌受洗節
耶穌受洗節,故名思義,是個與基督有關的慶節,而這慶節確實慶祝的,是耶穌作為天主所傅油的僕人的慶節。這慶節是聖誕期的結束,也向我們揭示出,對我們來說,天主是誰呢?而對在基督內的其他人來說,我們又是誰呢?
今天的讀經讓我們看到今天禮儀主題的不同向度。首先,是《依撒意亞先知書》中的天主之僕;我們也看到耶穌如何體現出這位僕人的角色;我們也看到耶穌的默西亞身份如何在科爾乃略身上結果;最後,禮儀也讓我們看到天主如何重塑天地的奇觀。
耶穌的受洗標誌着祂的作為天主的受傅者——默西亞——的公開傳教生活正式展開。選自《依》的讀經告訴我們,天主想耶穌作為怎樣的一位默西亞。他並不會好似一位大能的判官一般施行嚴苛的公義;祂也不會在戰場上揮舞復仇的利劍。相反,天主的默西亞將是個僕人,祂儘管大能,卻十分和善;祂儘管獲天主所揀選,卻全力關顧有需要的人和受盡輕蔑的人;祂儘管被公開宣告為天主子,卻仍關心團體中最脆弱的人。天主的默西亞也許是來自一個好像納匝肋一樣名不經傳的小村落,但祂卻得到聖神和大能的傅油。祂向那些活在外邦領域的異邦人施教,祂治好那些身陷邪魔權下的人。天主的默西亞無法符合一個自以為是的,而且只是關心自己的社會的期望。天主的默西亞,既為天主的聖神所充滿,自然會順着這位和善而又富慈悲之心的聖神來行動。
今天的讀經強調,天主的默西亞究竟是為了誰而來到世上的呢?就是為了那些被社會大眾所忽略的人。祂來到世上,就是為了那些內心破碎、身心受苦的人,是為了那些看不到出路的人,以及為了那些身心被困、失去自由的人。祂來到世上,就是為了那些很容易就會被人推往社會邊緣去的人,這些人很快便會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我們也就不會再為他們的遭遇費心,例如: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失業的人、被父母拋棄的孤兒、生活無助的獨居老人、患有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以及長期病患者等等。祂來到世上,也是為了好像科爾乃略的這一類人,那些不屬於我們圈子之內的人,那些因為某些原因而使我們感到受威脅的人,或那些因為某些原因受到我們輕視的人。祂來到世上,是為了那些我們社會向外推出去的人,以及那些我們團體不容許、不接納的人。的確,天主的默西亞是為了所有的人而來,不分彼此。
今天的答唱詠,如果我們只看它的話,會認為是對造物主天主的讚歌;然而,如果從今天所有禮儀選讀的脈絡來看,答唱詠的角色卻是在宣告天主重塑世界的大能。透過《依》中天主之僕的工作,天主塑造了一個新的人類社會;這是一個充滿公義、慈悲、醫治,以及解放的社會。藉着以僕人身份來到世上的默西亞耶穌,天主的創造力以其最根本的形式啟示出來;而天地萬物也藉以得到更新。仇恨的圍牆要坍塌,而所有人都要藉基督的平安而彼此相連。我們這些已受洗的人,既分享得到這天主的新創造,但同時要分擔向大地四極宣講這福音喜訊的默西亞的責任。身為耶穌僕人默西亞的門徒,我們要繼續我們的師傅當初開始的事業。現在,天主要重塑我們的社會,靠的就是我們。我們要好像保祿一樣,把福音喜訊帶給所有人。在聖誕期結束的時候,禮儀呼籲我們要肩負起耶穌默西亞僕人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