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聖誕期耶穌受洗節
在剛過去的將臨期裡,我們讀到群眾詢問若翰洗者:「我們該做甚麼?」在新一年的開始,學習作恰當的選擇,是我們首要做的事,因為聖誕過後,我們重回「常年期」,即平常的時候。
能左右我們的選擇,絕不只是外在的因素與規則(可惜,這卻是我們現時教育所著重的),而是背後的價值。何謂道德?道德與我們如何察覺自己,察覺他人及這個世界有關。當我們回答「我們該做甚麼?」這條問題時,我們心中的某一處也回應着「我是誰?」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的每個選擇,都反映着推動我們個人身份認同,以及令我們覺得有價值的原則。這些原則都是我們存有的核心,特別處於深層心理層面的核心。
不過,還有另一個更具決定性但常被忽視的問題,就是「對我來說,天主是誰?」。事實上,我們回答前兩條問題——「我是誰?」及「我該做甚麼?」——經常都是我們相信天主的結果,不只是在認知的層面上,而是活生生的那份相信。耶穌的受洗(參閱路3:21-22)就是這點上一個典型的例子。
經過在納匝肋多年的「隱蔽生活」,耶穌以一個高度的象徵姿態,來開展祂的公開生活:沒有任何罪的耶穌,將自己沉浸在約旦河那骯髒的水中。這裡的水,都是人們經過若瀚的施洗,洗淨他們的罪過。但沒有罪的耶穌選擇這樣做,首先面對着人性上的黑暗(罪惡),好能從中救贖人靈;這個選擇,也最終讓祂犧牲自己的性命。
耶穌作出這個選擇,究竟是存着一個怎樣的動機呢?耶穌受洗時,天主聖神的降臨,以及天主聖父的聲音「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從這裡,可以給我們一些暗示,去了解耶穌的這個選擇。
耶穌選擇為其他人奉獻自己的性命,並不是單單遵從旨意(外在規則),也不是作為「自我認識」的舉動(炫耀自己有多「善」),而是回應天主聖父的愛,也是對這份愛的一種表達。
我們都習慣稱天主為「父」、「天父」,但我們很多時都會忘記當中的深層意義。若將天主想像為「君主性的實體」會比較容易,因為這樣的天主,只會是給予命令、獎罰分明,而我們也是將天主降至我們人類能理解的層面,我們也能預測祂每一個的舉動。但是,如果天主是一名慈父,那我們需要進入一段父子的關係,好能理解祂的心和祂的計劃。
更多時,我們更熟悉法律的言詞,而非愛的邏輯。愛的邏輯並不容易被接受,因為愛需要交出「自我」,而不只是外在的東西;同時,愛的邏輯往往與「自由的邏輯」扯上關係。愛不能強迫每一個人,愛是無條件的。要進入與天主的關係,需要完全的承諾與坦然的信任。這是一個「浸沉」:不得不徹底投入。在希臘文中,「受洗、洗禮(Baptism)」也是指「浸沉(Immersion)」。
耶穌的受洗揭示了天主就是一個愛的共融體:天主聖三。耶穌接受這份救贖我們的使命,是因為祂在天主聖神中、作為天主聖父的兒子中,首先經驗了祂自己是無條件被愛的,祂就是「愛子」。這經驗是如此深刻的,耶穌把聖父的存有的本質(慈悲)成為自身存有的原因(去彰顯聖父對人類的慈悲):宣講天國的喜訊、寬恕罪人、治癒病人、安慰遭受折磨的人、餵養飢餓的人。耶穌的受洗,就是祂對三條基本問題的回答:「天主是誰?」、「我是誰?」、「我該做甚麼?」在一切事物的起源,都有着那段與天主聖父強而有力的愛的經驗。
藉着我們各人的洗禮,耶穌與我們分享這份經驗。在天主聖神中,我們也能認識到我們存在的基礎,就是天主那份無條件的愛,並察覺到我們自己也是被愛的,好讓我們的生命也能與耶穌的一樣,成為一份愛的禮物。
在《以父親的心》宗座牧函第七點中,教宗方濟各在「自我犧牲」和「自我奉獻」作出一個區別。教宗理解到,「自我犧牲」只是為天主及他人所做的一切,但這些都是在「愛的邏輯」以外的選擇,並最終導致憂愁、悲傷和挫敗。當我們卻沉浸在天主聖三的生命中時,我們的「自我奉獻」就是愛之美與喜樂的標記,更是真正自由的舉動。
在這新一年裡,若你在思索「要做些甚麼」時,可能你首先要花些時間問問自己:「對我來說,天主是誰?」在祈禱中,細聽天主聖父的回應:「你是我的愛子,正如耶穌一樣。」在祈禱中,先感受天主聖神的臨在,並體會你是天主 「愛子」的身份、而發現作為天主子女的自由。祈禱後,說不定你會做出些意想不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