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1958年8月5日,38歲的卡羅爾.華迪卡神父(將來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收到維辛斯基樞機寄來的信函,內容叫他過來華沙的樞機辦公室。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若望福音2: 13-25 主日福音中耶穌的舉動與話語令人驚訝,他用鞭子將商販從聖殿驅趕出去,面對聖殿變成商場,痛心疾首毫不妥協,推翻他們的桌子。祂的行動到底與我們有甚麼關連呢? 耶穌清潔聖殿,是因為司祭任意將聖殿變成商場,由此致富破壞了聖殿的神聖;耶穌的義怒,也來自人任由金錢、慾望、外在法律、面子與安逸等偶像所束縛,天主不再是唯一至高的天主,人陷入自我、黑暗與罪惡中;聖保祿指證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是天主聖神的宮殿,耶穌知道人心裡的一切,祂渴望天主的兒女保全真正的尊嚴與平安,不被外物宰制,甚至甘願為人被趕出聖殿上十字苦架。 「耶穌把眾人連羊帶牛,都從聖殿外院趕出去」這句話讓我不舒服。原來我的辦公室的東西愈來愈多,表面上惜物,常收集一些可能有用的資料或書籍,總想找時間好好整理,但是一年一年的累積,有時候花了時間能夠整理的僅是少部分,累積的物品有時給自己壓力,感受生活中總有事情未能如期完成。在安靜中仔細觀看內心,發現辦公室累積的物品,反映了自己內在的光景,心裡常有事情要去作,無法真正完全停歇休息,與天主相隔。 心裡存在著過多對自我的要求,認為自己應該去滿足他人的期待,過於注重做事或急著關心人的需要,有時反而無法讓天主領導或自由進出,表面上很會工作關心人,卻缺乏在主內真正的喜樂與平安,因為向天主交付有限,天主有時無法完全掌權作主,用祂的方式與旨意來完成。這四旬期,天主邀請我徹底整理辦公室物品的同時,也要我除去心中過度的工作傾向,多將聖心堂、心思意念與個人生活需要交托奉獻給祂,在祈禱中多與祂相處,體會天主對我的渴望,分辨生活的目標與堂務的重心,為天主也為自己而生活,不淪落在世俗的標準中。 假如我們將教會成為安逸的社交俱樂部,而非尋求天主旨意、讀經祈禱的聖所,或我們主日進堂如同進入購物中心,只滿足個人平安與心靈的需求,而非彼此關心、認識與相愛的團體,我們就將天父的住所變成了商場。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任由對人怨恨、冷漠或隨意的判斷佔據我們的心田,不能以慈悲胸懷聆聽他人求救的呼聲,進一步以愛出發作規勸,那麼我們將上主趕出了心靈的聖殿。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在上周五(3月30日)的平時彌撒中,勉勵信眾不要跟隨虛幻和虛假的偶像,同時亦要撫心自問是否遠離上主,而去追逐偶像和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