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大
這是第三次參加上川島朝聖之旅了,出發前在想,聖人當時在上川島的心情會是怎樣呢?於是嘗試找書本及上網看看會否有提及有關的資料。可惜,有關聖人的書籍及網絡上的資料都沒找著。
最後,找到了香港一位耶穌會神父於聖人紀念日上所講的道理內容。他提及當時聖人面對死亡那一刻,只有蒼涼、孤獨、挫敗陪伴著他。而且,聖人偉大的傳教事業好像就是毀於這中國小島上。
其實這些經驗跟我們信仰生活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在整個生命的旅程中,一定會遇過孤獨、挫敗,我們會懷疑天主是否真的存在,甚至想過自殺。聖人的經驗正好告訴我們,雖然世人看來他好像失敗了,但他卻沒有對上主失去信心,仍然相信上主自有安排及仍依靠著祂。
結果,正如若望福音第12章24節所記載:「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在聖人去世那一年,利瑪竇就誕生。他完成了聖人的遺願,把基督的福音帶往中華大地。
也因著聖人的事跡,吸引了不少人山長水遠離開自己的家鄉,把福音帶到不同的地域去。在澳門也有一位神長就是因聖人的吸引,而成為了傳教士並來到我們中間。因此,當我們遇到失意、絕望時,只要不灰心、不氣餒,繼續信靠上主的帶領,深信祂自有更好的安排。
另外,在這次的行程中,我學會了少抱怨、多欣賞。好多時自己都常會對人、地、事、物抱怨,不如自己所想。其實,凡事都沒完美,自己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當懂得去欣賞時,自己的心情也會開心、快樂,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 (瑪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