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那時候,宗徒都回到耶穌面前,將他們所行所教的一切,報告給耶穌。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私下到荒野裡,去休息一會兒!』」(谷6:30-31)
暑假已經開始,大部分學生(還有一些幸運的成年人)將有機會享受休息時間。在本主日的福音(谷6:30-34)中,耶穌鼓勵宗徒在第一次的傳教經歷後,要休息一段時間。在興𡚒地向耶穌匯報了所行所教的一切後,耶穌可能注意到他們的疲憊。因此,祂便邀請他們私下去一處安靜的地方休息。
在我們過度活躍的生活方式中,自己認為休息是一種奢侈,甚至會對休息感到內疚。然而,《聖經》從來沒有忽視或否認人類真正的需求,相反地從第一章便開始強調休息的必需性,以及其精神層面的意義。天主在創世後的第七天休息,並祝福了這個日子、定為聖日(創2:2-3)。在《出谷紀》中,休息停工的時間甚至成為了一條規律(出23:12)。
根據《聖經》,休息不僅是為了恢復體力,更是我們與天主重新建立關係的時刻,也是我們重振人際關係的時刻,特別是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在這個神聖的時刻裡,我們會重新發現自己在天主計劃中的位置,並反思在我們每個選擇後的動機。難怪「假期」的英文「holidays」也就是聖日(holy days)!
即使我們獨處一人,尤其是在退省避靜的時候,休息總是關係性的,因為就是耶穌的臨會使我們的心靈重生,也使我們支離破碎的生命恢復完整:「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11:28)
有一次,我讀到朱撒尼神父(Fr. Luigi Giussani)撰寫的一篇反思文章,他告訴青年人,不要忘記假期確實是「自由的時間」,是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地度過的時間,是完全無償的,即並不是因為職責或物質上的回報(如薪酬或聲譽)而度過的時間。在沒有外在因素強迫的情況下,我們在空閑時間所做的事情,能清楚地表明我們對生活的真正渴望,反映出我們內心所珍視的價值。若我們在假期中只是浪費時間,毫無意義地消磨時光,那就意味着我們不熱愛自己的生命。可惜地,這正是我們許多人的遭遇。儘管存在這種危險,但強迫青年人參加活動,或在假期中有所作為,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若我們想要誠實地發現自己真正關心的價值,就必須保護和推廣「自由」。
因此,假期是一段重要的時光,因為能幫助你記住是甚麼讓你內心的澎湃與熱情;是甚麼讓你的生命彌足珍貴;是甚麼讓這個世界成為我們生活和投資精力的好地方。出國旅遊、接觸大自然、運動、閱讀好書或看齣好的電影——花更多的時間與貴重的朋友在一起——但也要包括一些義務工作的服務,以及更多的祈禱——若這一切都是在自由和有意識的選擇中進行的,都能將我們的生活帶進一個更深入的層面,並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多姿多采。
在這方面,我們應該謹記,好的休息時間從不否認或壓制現實及其需求。我們現代人其中一個最大的危機,就是認為「假期」是唯一值得談得上生活的時間,是我們真正「做回自己」的時間。基督徒的休息方式,絕對不應使我們得出如此的結論。
本主日的福音也闡明了這一點。宗徒們在到達以為是荒野的地方,與耶穌一起休息後,發現鄰近城鎮的人,已在他們之前,先徒步到達尋找他們了。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於是,耶穌便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谷6:34)
在這數小時的「空閑時間」裡,耶穌心中最寶貴、賦予他生命意義的東西,最終清晰地呈現出來:他對人們的憐憫。因此,他最終沒有逃避,沒有抱怨,也沒有憤怒地驅趕人群。他反而本着自由和覺悟,按照內心深處的感受行事。
我覺得,在與耶穌一起度過這個假期時,宗徒們也是這樣做。他們可能沒有怎麼休息,但如果二千年後的我們仍然記得的話,這絕對是一個難忘的假期。他們肯定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凖備滿懷熱情地繼續他們與耶穌的生命之旅。那麽,還能從假期中要求或獲得比他們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