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地守護人巴頓(Francesco Patton)最近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從停火協議談起,並指出希望以色列-巴勒斯坦問題得到政治上的解決:「我停火、釋放人質及巴勒斯坦人囚犯,這是一線希望之光。不知道具體的解決之道會是兩國方案,或是其它的,但肯定的是,這兩個民族的生存權利必須得到承認。」神父補充說,「需要看看停火是否保持,能否使所有人質獲得釋放」。
巴頓神父也提到,在這個進程中「國際社會,尤其是幾個國家介入的重要性」。他表示,解決之道在於不僅使人質和囚犯獲得釋放,首先應是政治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必須「彼此接納對方生存的權利」。神父強調,這場戰爭的災難再次揭示了在中東的「根本問題」:巴勒斯坦問題拖延了數十年,沒有得到政治解決。
巴頓神父認為,巴勒斯坦問題與以色列問題緊密相關。必須考慮到,在歷史上這兩個民族都遭受了巨大痛苦,正是這慘痛的「包袱」該當促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承認彼此的苦難」。他說,「我不知道具體的解決之道會是兩國方案,或是其它的,但肯定的是,這兩個民族的生存權利必須得到承認」。若只看到自己的苦難,就只能變得「更加心硬」。
巴頓神父表示,基督徒在聖地「代表着一定程度的良知」,是兩個現實之間的橋樑,因為在這兩個現實中都有基督徒。「我們在以色列的聖地、在加沙、約旦河西岸都有基督徒」,因此他們能發揮「儘管有限、卻重要的作用」。聖地需要光、需要能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社會中增進良知聲音的酵母,那裡需要有具權威性的聲音,「不但在基督徒當中,也在穆斯林當中不僅提出溫和進程,也要提出和解進程」。
巴頓神父認為,不克服戰爭的悲劇引起的「情緒激發」,就很難談和解。但當「情緒因素平靜下來後,就有可能以理智行事」。重要的是停火能維持、人質獲釋放、包括在加沙的平民得到尊重,以及在這停火期間能讓有各種國際影響力的方面繼續斡旋。神父最後祝願,停火能邁向停戰,乃至為了確保安全,盡快達至一種國家保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