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周年回顧展》正式揭幕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轄下報章《號角報》將舉行為期一個月《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週年回顧展》,並於今天(10月20日,星期五)下午5時30分舉行開幕禮,邀請到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代表、文化局張麗珊副局長,新聞局陳露局長,郵電局劉惠明局長,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鄧樂副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局特派員公署新聞和公共外交部高原主任,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館代理總領事Dr. Manuel Ricardo da Silva,官樂怡基金會創始人及主席官樂怡大律師,東方基金會駐澳門代表Catarina Cottinelli女士,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和《號角報》社長李愛德神父,一同擔任主禮嘉賓。

 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致辭時指出,《號角報》雖然是一份宗教報章,但其背後是出於數位青年辦報的渴求,而教會支持和鼓勵他們。他又提到,教會到今天堅持辦報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便是要成為「橋樑」,讓信友得知世界發生事件的同時,亦讓社會各界認識天主教教會的理念與宗旨,將求真、求實的精神傳揚出去。他認為《號角報》在過去七十五年間一直堅守傳媒機構首要重任:報導事件的真實性,拒絕報道假新聞的宗旨,並將教會的真理以文字與圖片方式教育大眾。李主教表示,面對時代的需要及科技使用的衝擊,教會傳媒亦要與時並進,同時期望透過是次展覽能讓大眾認識《號角報》創刊的故事、認識過去傳媒運作之餘,發輝傳承教育的作用。

《號角報》社長李愛德神父在致辭中,感謝社會各界七十五年來的支持,他指出《號角報》原本只是一道細小的「橋樑」,但現時已發展至聯繫七大洲的大「橋樑」。同時感謝過去前人的貢獻,才能看到展覽中每一件展品的成果。他又感謝《號角報》員工及策展團隊的工作,將過去七十五年的歷史輯錄成展覽的內容,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期望公眾人享受展覽。

《號角報》是澳門其中一份仍然運作、歷史最悠久的葡文報章,也是澳門現時惟一一份葡、中、英三語的週報。為能讓公眾更了解澳門的傳媒與報業發展史,《號角報》將舉行為期一個月《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週年回顧展》,冀望透過回顧七十五年的點滴,重溫教會傳播的工作;同時藉着展覽這一道「橋樑」,開展今天與過去的對話。誠如展覽名稱,《號角報》在過去七十五年來,一直肩負起一份使命:成為教會與信友、教會與社區之間對話的橋樑。展覽將展出《號角報》過去七十五年的珍貴刊物、文物與 出版物,是澳門鮮有的傳媒界展覽,並設有互動專區,讓大眾一同回顧和見證澳門傳媒工作的今昔。

是次展覽是澳門鮮有的傳媒界展覽,日期為 2023年10月21日 至 2023年11月18日,假澳門美麗街5號教區中心地下展覽室舉行。同時,在該主場展覽後,將特別設有流動展版,在澳門各地點及學校繼續展出,讓《號角報》的歷史與見證走進社區和校園,延續《號角報》的光輝故事。

此外,《號角報》將安排多場分享講座,邀請不同講者及嘉賓分享以往報業工作的程序,以及新聞業界的工作,期望讓大眾更能了解傳媒業界的精神。有關未來舉行的講座,歡迎留意《號角報》網頁及社交網站的宣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