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準司鐸歐若石執事:新慕道之路的團體生活,讓我堅守我信仰之路

訪問:Marco Carvalho
翻譯及整合:梁浩然

歐若石(José Oliveira Marques)執事出生於美國,但在本週六(21日)的晉鐸禮後,將留在澳門教區服務。歐執事的父親是葡國的移民,而在他童年時,父親的離世改變了他。他在接受《號角報》專訪時,明言自己在「新慕道之路團體」這個團體內,不僅找到了一個新的家庭,還找到一直缺乏的答案,這讓他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歐若石(José Oliveira Marques)是誰呢?為何會選擇來到澳門晉鐸?始終晉鐸也是一件人生大事⋯⋯

這是一個很寬的問題。我今年29歲,在美國出生,但父母都是葡國人,他們於科英布拉(Coimbra)附近的百拉達法(Bairrada)地區出生。他們像許多葡國人一樣,都是過着平凡的生活,他們是農民。他們在生活艱苦的條件下,在1989年移居到美國,以尋找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初到美國時,還沒有孩子;到了1993年,我出生了。我還有一個與我相差四年的弟弟。我們在美國長大,我們所居住的地區有許多來自葡國的移民,屬於一個強大的葡裔美國人社區。我就是這樣與其他葡國人社群,並以葡文舉行彌撒。

你是否天主教家庭中長大呢?

對,我出生於一個傳統天主教家庭,像大多數的葡國家庭一樣,我們每個主日都到聖堂參加彌撒。我在美國的堂區,由於那裡住了很多葡國人和巴西人,所以都會以葡文舉行彌撒。我小時候的生活就是這樣相安無事,但隨着年紀漸漸長大,難關亦隨之增加,例如是父母的婚姻和生活的困難這些一般人會遇到的問題,導致家母不能承受,繼而離開了我的父親。為我來說,這是我人生中烙下不能磨滅的印象。我記得當時我只得九歲,我對媽媽說:「媽媽,辛苦你了。但我覺得這對我很不公平。其他人都有爸爸,我現在卻沒有了。」媽媽見狀便對我說:「我兒,天父就是我們的爸爸!」父母的離異令我十分難過,並經歷了一段痛苦的時期。之後,我父親需要回到葡國,一直到了2005年,他離世了,那時的我大概只有十歲。他的離世對我的打擊極大,我開始沉迷於電子遊戲;GameBoy成為了我的羈絆,與我一起逃避這世界。但當我成熟點後再回想,就是在這段時間,天主在我身上做了工作,讓我遇上了「新慕道之路團體」。

這條「路」怎樣幫助了你?

首先,「新慕道之路」給予我一個團體去過我的信仰生活,這種團體生活幫助我去堅持我的信仰。其實對基督徒來說,維持自己的信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生活聖潔的教友如是,為犯罪纍纍教友亦如是。團體的生活令我體會到我並不是孤單的,這個團體的每位成員清楚認識我的為人,這包括我鮮為人知的一面。透過這個團體,我更清楚了解到天主對我的愛,不論我的為人,或是我所做過的事,這個團體就是祂讓我感受到我的信仰令我不再孤單。有了他們的支持,我能夠更堅毅地走我的信仰之路。

天主將澳門放了在你人生路上,來到澳門你覺得有甚麼挑戰和阻礙呢?

我18歲時去到台灣,然後我現在來到澳門,感覺這兩個地方都面對着其中一個相同的挑戰,甚至連普世教會都正在面對的一個挑戰。我們正處身於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每時每刻、每樣事情都在急速地改變,每人都嘗試着為問題去找出路,但找到時往往已經有一堆新問題出現了。有別於歐美,天主教信仰在台灣或澳門都不是主流。在歐美地區,基督宗教可以說是他們的文化基礎。不過,這也是一個優點,因為亞洲的情況與歐美剛剛相反,歐美的人對基督宗教有一套固有的認知,在歐美傳教時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當地的人覺得自己已經很熟悉天主,覺得我們沒有新的想法可以帶給他們;相反,亞洲人當中也有聽說過天主,但普遍卻沒有對基督宗教存有偏見。我認為當我們遇到信仰天主的人,不論是否教友,他們會更願意跟你敞開心扉去交流,跟歐美不同。始終,基督宗教對亞洲人來說是比較新的認知。

你覺得澳門人更容易接受天主的聖言嗎?

確實如是。這裡有一部分人並沒有我剛才提到的基督宗教的文化基礎,所以這是個更大的挑戰。給你一個例子:當我們走上前跟一個人說:「耶穌死了,但是祂為了你死而復活了。」這對他有甚麼意思呢?我們需要做很多的解釋才能讓他們明白,這就是在這裡傳教的挑戰。若然我將同一句說話在葡國或美國問一個人,他很人可能會回答我說:「我知,但與我無關呢。」所以,對他們來說基督宗教幾乎是全新的,這是個挑戰,亦是種優勢。

距離晉鐸只有數天,接下來的幾年你應該會留在澳門吧。那麼你覺得廿年、卅年後的你會是怎樣?

我將會被祝聖,成為澳門教區的司鐸,而我盡量也不去想未來的事。我將會被祝聖去服務澳門教區,但若然上主計劃我要到其他地方服務,無論是回到美國還是繼續留下,我也絕對欣然接受。只要我能夠與我的團體一起、與教會一起、與天主一起,我就會滿足。天主在我一生的歲月中不斷展示祂與我同在,而我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清楚知道我同祂在一起,所以我並不孤單。就這層面來說,面對明天會發生的事,不管祂要我到地球的哪一端,我都充滿喜樂地接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