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看過了〈洪水滅世〉似乎是一個普世性的人類文明印記。在更早之前,我們也談及過《五書》形成的過程,並指出這是後來的編者把古以色列的不同傳統併合而成的成果。今天,讓我們回到《創世紀》中,看看我們是否能夠分辨出形成今天《創.六至九章》中的〈諾厄方舟〉的兩大傳統,從而解答一些人——在假定《聖經》為單一一個文字作品的錯誤下——認為《創》中的〈諾厄方舟〉多有自相矛盾的問題。
透過分析《創.六至九章》中的〈諾厄方舟〉的細節,學界認為這幾章是由兩大《五書》傳統——《雅威典》和《司祭典》——整合成為一段故事【見附表】。基於上述的分析,再加上對其他細節的研究,學界大致可把《創.六至九章》中的上述兩大傳統分離出來。具體如下:
《雅威典》中的〈諾厄方舟〉:6:5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無非是邪惡;(6)上主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7)上主於是說:「我要將我所造的人,連人帶野獸、爬蟲和天空的飛鳥,都由地面上消滅,因為我後悔造了他們。」(8)惟有諾厄在上主眼中蒙受恩愛。
7:1上主對諾厄說:「你和你全家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一世代,我看只有你在我面前正義。(2)由一切潔淨牲畜中,各取公母七對;由那些不潔淨的牲畜中,各取公母一對;(3)由天空的飛鳥中,也各取公母七對;好在全地面上傳種。(4)因為還有七天,我要在地上降雨四十天四十夜,消滅我在地面上所造的一切生物。」(5)諾厄全照上主吩咐他的做了。
(7)諾厄和他的兒子,他的妻子和他的兒媳,同他進了方舟,為躲避洪水。(8)潔淨的牲畜和不潔淨的牲畜,飛鳥和各種在地上爬行的動物,(9)一對一對地同諾厄進了方舟;都是一公一母,照天主對他所吩咐的。(10)七天一過,洪水就在地上氾濫。(16b)隨後上主關了門。(17b)水不斷增漲,浮起了方舟,方舟遂由地面上升起。(22)凡在旱地上以鼻呼吸的生靈都死了。(23)這樣,〔祂〕消滅了在地面上的一切生物,由人以至於牲畜、爬蟲以及天空中的飛鳥,這一切都由地上消滅了,只剩下諾厄和同他在方舟內的人物。【按:原文沒有「天主」的稱謂,屬《思高》譯者自行增補】
(8:2b)雨由天上停止降落,(3a)於是水逐漸由地上退去;(6)過了四十天,諾厄開了在方舟上做的窗戶,(7)放了一隻烏鴉;烏鴉飛去又飛回,直到地上的水都乾了。(8)諾厄等待了七天,又放出了一隻鴿子,看看水是否已由地面退盡。(9)但是,因為全地面上還有水,鴿子找不著落腳的地方,遂飛回方舟;諾厄伸手將牠接入方舟內。(10)再等了七天,他由方舟中又放出一隻鴿子,(11)傍晚時,那隻鴿子飛回他那裏,看,嘴裏啣著一根綠的橄欖樹枝;諾厄於是知道,水已由地上退去。(12)諾厄又等了七天再放出一隻鴿子;這隻鴿子沒有回來。(13b)諾厄就撤開方舟的頂觀望,看見地面已乾。
(20)諾厄給上主築了一座祭壇,拿各種潔淨的牲畜和潔淨的飛禽,獻在祭壇上,作為全燔祭。(21)上主聞到了馨香,心裏說:「我再不為人的緣故咒罵大地,因為人心的思念從小就邪惡;我也再不照我所作的打擊一切生物了,(22)只願大地存在之日,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循環不息。」
待續
《雅威典》 | 《司祭典》 | |
造物主的稱謂 | 上主 | 天主 |
造物主決定洪水滅世的原因 | 人〔心〕的「邪惡」(rāʿâ = evil, wickedness)(6:5–6) | 人〔及大地上的〕「敗壞」(nišḥaṯ = is corrupted)和「殘忍暴力」(ḥāmās = violence;《思高》作:「強暴」)(6:11–12) |
造物主對祂所目睹的一切的反應 | 上主後悔造了人,並決定消滅在大地和天空上的一切動物(6:6–7) | 天主決定把「一切血肉」(kol-bāśār = all flesh;《思高》譯:「一切有血肉的人」)從大地上消滅(6:12–13) |
帶進方舟的動物數量 | 潔淨的動物每種七對,不潔的每種一對(7:1–4) | 只是每種動物各一對,並沒有潔淨與不潔之分(6:19–20) |
洪水持續的時間 | 四十晝夜(7:4, 12, 17; 8:6) | 整整一年(7:24–8:4;參 7:11和8:14) |
神人修好的經過 | 諾厄奉獻了全燔祭(8:20–22) | 上主提出與諾厄立約(9: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