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
竹灣聖若瑟靜院
八月的靈修茶座上,靜院接待了數位避靜者。在安靜舒心的環境中,藉聖神的引領,她們皆能深刻地經驗到天主的臨在。因着這份愛,她們的希望和信德得以堅固,與基督繼續同行。
阿雪
五年前領洗的我成為了天主的女兒,我不斷研習聖經,聆聽聖言。有一天在祈禱中問天主:「我可以與祢相遇嗎?」2021年,我首次隨同聖經分享會的兄弟姊妹到靜院參與名為「主是共行」的避靜。第一次步入靜院,聽到鳥兒在鳴,樹葉迎風搖擺,感覺平靜安穩。最近母親離世,內心力量不斷下沉。雖然感覺天主陪伴左右,但自身找不到動力向前行。在祈禱中我問主:「我要怎樣做?」主回應我:「去妳喜歡的地方。」那刻我想到靜院!
我回應了天主聖神給我的「輕微細弱的風聲」(列上19:12),隨即參加了8月靈修茶座。在靈修陪伴者的引導下,我把所渴望的放在祈禱中,邀請主和我一起去凝視我和母親在世時的相處,從而覺察天主如何透過母親給予我豐富的愛。
天主的愛是無限的。信德越大,領受天主的愛越多!感謝天主!當我需要啟示的時候,天主聖神引領我去一個熟悉的地方,在「輕微細弱的風聲」(列上19:12)與主相知相遇。
阿枝
再次參加了靈修茶座,見到熟悉的靈修陪伴者。見到她時腦海浮現許多想法,想求問上主很多事,盼望能夠從中得到答案。然而,內心感到上主邀請我對祂開放,是,祂自然會引領我的。
祈禱在靈修陪伴者的相伴下進行,我感覺到在肚臍附近的位置有異樣的感覺。是那種不會不舒服,卻也無法忽視它存在的感覺嗎?藉着這個感覺,上主讓我看見一幅胎兒在母腹中的圖畫,而我就是那個胎兒。腦中出現了兩段聖言:「我讚美你,因我被造,驚奇神奧。」(詠139:14)以及「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會忘掉你啊?」(依49:15)。一方面,透過肚臍傳來的感覺,我感受到上主的滋養,為我提供所需要的養分。另一方面,我感覺到,上主透過我的臍帶與我連結在一起,我一直被上主的溫暖和愛覆蓋着。回想到兒時,總是想起受傷的經歷而淚流不止。這一次,卻是真實地感受到我被上主醫治了。現在的我只有被上主疼愛的記憶。感謝上主的愛!
麗珍
從小孩到成年,我和天主很貼近,所有事情都跟祂分享。留學外國之後,我逐漸與天主疏離,越走越遠,這24年間只生活於人性的層面。我心裏有想起過天主,但知道自己已迷失了。去年經妹妹提醒,我決定回聖堂辦告解,勇敢面對天主,就在聖堂告示版上看到靈修茶座的海報。到參與靈修茶座那天,從靈修陪伴者得知,其實天主一直耐心等待我。我決定參加四旬期舉辦的「播種默觀的種子」,開始在聖言中下功夫。完成了九週後,我接着參加意識省察的小組,學習祈禱時用身體去感受與天主的連接,將自己最軟弱的一面展示給天主,一層一層的剝開。
我看到那些我不能接受的自己,這些年堆積的恐懼和自責,但我讓耶穌進入我內,內心感到喜悅和平安。這種祈禱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需要重複練習,把持一個重點。我意識到這一切都是主的安排,衪渴望我歸家,如主講的亡羊比喻,祂不停「尋覓那遺失的一隻」,「待找着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路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