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教理培育工作者林康政「澳門是我開始教理講授生涯的地方」

訪問及編輯:號角報、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上週末一連兩日舉辦多項活動,透過天主教信仰培育咭「3712 Catcards」介紹宣講教理和信仰培育的方法,特別邀請創作「Catcards」的教理培育工作者林康政老師訪澳介紹。本報有幸與林康政老師進行訪談,分享他在過去多年教理培育工作的心得,以及創作互動學習教理的緣由。

《天主教教理》對教會和教友有何重要性呢?

「教理」的原文便是「echo(迴響)」,即是將天主聖言迴響出來。迴響的層面,可以是知識方面去認識天主的愛;可以迴響到我們禮儀生活中「情」的關係,例如:發現到當中的禮儀標記原來是有意思的;也可以迴響我們的生活,將天主的愛、福音實踐出來;最後,一切盡在不言中,即是一種默契,能夠迴響並辨別天主的旨意,與天主心意相通。所以《天主教教理》經常離不開這四個範疇的迴響,也是其四卷的內容:一、信經,當信的道理,便是「知」;二、聖事,便是「情」;三、倫理便是「行」;最後,祈禱便是「意」。

今天很多人都對《教理》有所恐懼和生畏,甚至沒有一種認識的動力⋯⋯

當我們說《天主教教理》是培育人們的信仰,這很容易便會去到信仰的知識層面,認為要背誦許多要理內容、《十誡》及其教導等;但很多教友都忘記,這份「知」只是其中一面,最終的目的是要活出四個定律(信仰律,生活律,慶典律,祈禱律),這才是真正信仰的定律,所以信仰生活行動與信仰認知是分不開的,這才是我們培育信仰的目標。當一個堂區、家庭和教會,只以教理作為一個知識的傳遞時,而不「貼地」、不能去到生活時,迴響不到天主的喜訊時, 若迴響不到聖經作基礎,只是迴響到自己的立場的話,便是一件可惜和可怕的事情。

以您的觀察,澳門或香港的教友,在教理認知上最大的困難在哪裡呢?

若按着剛剛說到的層次,我認為主要是教友關心信仰上的知識。現在有一個趨勢,若不瞭解教會道理就不能領洗,導致慕道班需在特定時間內以「雞精班」的模式完成,最後去不到「知、情、行、意」四個活化信仰的層面。又有另一個危機,有人會認為「不用認識太多」,甚至會以從前的人作比較(古人知識水平不高,也是如此活出信仰)。古人的確欠缺「知性」層面的東西,但「生活層面」是整個氛圍,例如澳門有許多地方已包含不少故事和知識。現時,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既不要知識,又不到地的信仰生活,同時欠缺氛圍」,如此教理的迴響便不明顯,甚至看不見;將教理「知識化」,這就是一個危機。

現在經常提到「培育」二字,其實當中也包括教理上的培育。但是有很多教友領洗後,只認為需要「守主日」。在這方面,你認為平信徒甚至慕道班導師應該要怎樣做呢?

若以「教理講授」這個迴響,我通常會把它分為「入教前」及「入教後」的教理講授。新教友的「入教後」培育更加需要有基徒環境、團體的氣氛以及同路人的陪伴。即是說,要有一個團體的陪伴。無論是加入祈禱的團體或服務性的團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那些善會團體,能否充當一個教理講授的角色。

而入教後的「再慕道班」不能再停留在知性層面,在生活上,這類團體有否帶給教友「知,情,行,意」的層面?為教友帶來更好的培育,我提出「一條龍」的做法。入教前及入教後的銜接,要為新教友建立一個團體,在當中培養聆聽、生活、有情感、交流、美、有靈修、有聖言等,籍此激發他們的心火,繼續發展自己的靈修生活和對教會團體的服務。

這種團體的氛圍對於教友來說好像不太盛行,而「入教前」的團體則過於流於知識層面,即慕道班這種課堂式群體,畢業後便各散東西,無以為繼,這是種認知上的缺陷,而團體之間的銜接是不足夠的。這些團體,不論是功能性的善會、服務的善會、靈性的善會、神恩祈禱的善會,都是信仰小團體,分別在於他們著重不同的範疇,例如服務、聖言、聖事或祈禱,正如宗徒大事錄第二章所描述的「生活的縮影」。教友按照各自的神恩去參與不同的團體。

現今大多教友領洗後加入善會,但有些善會只是服務的性質,當中甚至涉及培育;您認為這種模式如何?

若參加善會只有服務(doing),缺少being(本質)和relating(聯繫),在信仰生命方面缺少團體感,信仰只為服務、為「交差」,或只為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為堂區服務。

其中一個生活例子:健身(fitness)/美容,很多人說着忙碌但為何也能抽時間去做?當覺得這件事是有需要的,即使再忙都會去做;又例如:唱K,多忙都會抽時間去做,會覺得從這件事當中獲得力量。信仰生命也是如此,若團體中有信仰同路人,忙碌的生活能有信仰的滋潤,而自己也喜愛團體的氛圍,即使多忙也一定會相聚。最重要是信仰是否與人關聯、聯繫,當信仰「不貼地」時,信仰只會變成責任,慢慢地最後會連作為教友這身份也失去,信仰也失去,這會是很可悲的事。

關於「貼地」,往往有很多人認為研習教理、參與知識層面上的教理課程,是「不貼地」的;反觀若對教理不深入認識,又如何活出信仰、活出教理內容呢?

教理本身就是「貼地」的事情,教理是信仰生命中的迴響。這迴響是否真的與主相遇,在整個信仰氛圍,包括整個教會,對教理不單單只在認識,而是在知、情、行、意四方面。若發現教理是一個喜訊,能讓自己在生活中跳出來,尋回自己、尋獲與人的關係;這樣,很自然會覺得教理並非與自己生活無關。因此,我們不需要強調要辦一個「貼地」的教理課程。信仰生命是流入性的,聖言是基督徒力量的泉源,如果我們不閱讀聖經,不以聖言作為面對生活和困難的營養,以致在教授道理、舉辦團體活動時,往往只為事而做,只為有人參與活動,導致我們的教會信仰生活中,只為「doing」,未能回到「being」。

那麼,我們現在經常說要推動教理培育或信仰培育,有些人會報名參與進修課程;但為着那些不報名的人,他們的教理培育該怎麼辦呢?

據我所知,澳門的教理培育委員會目前的主要對象為傳道員或慕道班老師,但我個人認為,培育不應完全依賴教區的委員會。例如個人的祈禱可有很多種方式,包括求寬恕、祝福等,當我在做的時候,我已經在學,這已可視為一種培育,這時需要神父或神學家等人將這些經驗和知識系統化,而傳道員就進行有組織的培育。

至於教區,已開始考慮,需要為我們提供哪些「菜式」。我經常說,堂區神父就好比一間餐廳的經理,不能只是準備好材料,而是需要了解顧客的口味,瞭解他們喜歡甚麼,從而學習和研究合適的菜式。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口味可能不同,他們也會考慮自己的需求,不能用同一種口味滿足所有人。因此,我們有不同層次的培育,但我認為培育應該因材施教。培育不僅僅意味着課程,一群人聚在一起參加一個具啟發性的遊戲或活動已經是一種滋養、一種培育。

對於信、望、愛是三德,有許多教友不完全了解是甚麼。依您過去的經驗,您認為要如何傳遞?

信仰的開始常是天主作主動,所以說信仰是天主的恩賜,然後才是人作出回應,是有恩寵的行動。教理書第一卷是關於「信經」、關於我相信甚麼。這種信仰不是自己獨自創造的,而是在團體中獲得的。每個人實踐的信德程度都不同。

信到最後一定有望德,人的失望是由於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而非將自己交託於天主手中。我們的望德是指,我們相信最後天主會帶來好的結果。最重要的望德是甚麼?就是活着,天主會賜予永恒的生命。所以當我們說望德時,這是一種與活着有關的幅度。事實上,這三者都是緊密相連的,每當面臨挑戰時,必定先需要某種認識,產生信德,然後再行動,才有愛德。

但是在生活中,如何實踐它們呢?這也是我們培育的一部分。現在談培育,如果看《成人入門聖事禮典》(RCIA)和《天主教教理》中說,我們培養一個人需要甚麼質素?就是培養一個人擁有信、望、愛三德,這是怎麼來的呢?就是聖奧思定所形容的,信德就是《信經》:從認識信仰,相信天主到內心誠服,再依賴信德。望德是《天主經》:我們是天主的子女,天主不會讓我們受苦,你的日常所需,相信那七個祈求是不會枯竭的,天主會聽到的。愛德就是愛主、愛人,但絕對不只是服務他人,一定要從信德與望德的幅度延伸,絕對不能忘記愛天主。

當初為甚麼會選擇教理培育這個範疇?

這是很有趣的過程:我13歲加入聖母軍,17歲時,我決定加入成人支團,當中有一些課程是訓練大家能更認識信仰,把信仰的內容結合聖母軍手冊教授出來。於是便打算報讀香港教理中心的教理班,並在中六那年試讀三個月。後來發現愛上修讀教理,當時我讀商科的,日間讀書,晚上就上教理班,維持了一年。最後沒有讀中七,直接修讀神學。

在修讀神學期間也繼續有在教理中心幫忙教授教理,1989年讀神學時,是聖伯多祿堂的兼職傳道員。當時感覺十分好,一邊讀神學,一邊做傳道員,教理中心亦栽培我做委員,幾方向一同發現,就這樣開始了教理生涯。

事實上,我真正第一次以教理導師身份教授,是在澳門——1990年澳門首屆教理班。當年澳門要開教理班,劉炎新神父負責,葉祿標神父做統籌。當年我神學一年班放暑假,袁偉明神父(那時的袁修士)是我同學,邀請我過來澳門。如是者,我在讀神學時便就開始教理講授的生涯,但怎樣發掘我出來,其實是葉祿標神父,很感謝他,也很感恩澳門讓我初出道。

為何您會創作「Catcards」?靈感來自哪裡呢?

最初我經常推廣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而聖言誦讀的重點便是「聆聽」,聆聽天主的光照,聆聽其他人的光照,而我則透過畫畫作為媒介。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或擅長畫畫,有些學生建議我給他們提供一些圖畫,但效果並不好。

後來我邀請了一位新教友插畫師,繪畫一些教理及聖經內容的圖畫(包括《宗徒信經》12條;七件聖事;《十誡》;《天主經》七個祈求),用以借給參加聚會不擅於畫畫的參加者。在及後的溝通和交流後,我們發現其實也可以將內容分成四類,然後製作類似「撲克牌」的遊戲牌,最終便成今天的「Catcards」,也慢慢演變成多種遊玩方式(例如飛行棋),並以咭上的指示帶動祈禱或引入各種信仰和教理元素。未來也會製作英文版,期望能惠及更多教友。

在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甚麼呢?

相信是未能將所有教會與教理內容圖像化,始終是奧秘,比較難呈現,例如「天下萬國,普世權威,一切榮耀,永歸於祢」,但最後則以「大字」的方式來呈現(「重永歸於祢」則以「永屬主」呈現),所以有些牌主要是文字。除了圖像,「Catcards」還有一些教理的詮釋,作為教學指引及參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