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在烏蘭巴托主教座堂聆聽傳教者的見證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2日)在蒙古烏蘭巴托聖伯多祿和聖保祿主教座堂接見了主教、司鐸、傳教士、度奉獻生活者和牧靈工作者,在這期間他也聆聽了一名修女、一名蒙古本地司鐸及一名從事牧靈工作的年輕女性的見證。

中亞主教團主席孟比拉向教宗致歡迎詞後,首先做見證的是1998年來到蒙古的仁愛傳教修女會的瑪利亞(Salvia Mary Vandanakara)修女。她說,「我們奉獻於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服務,我們也感到自己必須和他們一起生活,體驗他們所面對的一些困難,比如缺水和其它基本必需品」。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修女們的服務包括照顧身心殘疾的兒童、照護病患和遭家庭遺棄的年長者、接待無家可歸者,以及幫助貧困家庭和邊緣人等。瑪利亞修女說,「通過這些愛德工作,我們努力讓人們明白,他們在天主的眼中極其寶貴,我們深深期望能夠恢復他們的尊嚴和人性價值」。

瑪利亞修女在見證中說,仁愛傳教修女會修女照顧的青年中也有一位青年,現今是一位司鐸,他就是桑亞亞夫(Sanjaajav Peter)神父。桑亞亞夫神父簡短的向教宗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說,「天主給了我很多機會,令我能在蒙古的土地上成長為一個蒙古人。祂揀選了我為我的同胞的得救貢獻力量」。桑亞亞夫神父接着說,在他負責的聖堂的外牆上有一幅畫,標題為「在蒙古的一天」:描述蒙古人民傳統遊牧生活的一天,並體現出天主「接近每個人的生活」。

最後一位見證者是從事牧靈工作的女青年魯斐納(Rufina Chamingerel)。她說,「我不是在公教家庭長大的,我成為天主教徒時還是一名學生」。魯斐納講述說,「有一次,我去看望我的曾祖父,一整夜我都在講耶穌的一生,從祂的出生到祂的復活」。她那份熱情轉而成為一個重要的責任,「去羅馬讀書,返回蒙古幫助蒙古教會成長」。魯斐納最後強調說,「我們非常幸運,儘管我們沒有很多我們的語言的要理書,但我們有很多傳教士,他們是活生生的書」。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