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1825–1905). “La Guerre” (1864). Bartoli, Damien & Ross, Frederick C. (2010) William Bouguereau: His Life and Works p. 172.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今天,我們開始閱讀《舊約》中的第二個故事,迎接《聖經》中的第二對人物:加音和亞伯爾兄弟。讓我們先聽聽《創世紀.第四章》是如何引介他們的:「亞當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厄娃,厄娃懷了孕,生了加音說:『我賴上主獲得了一個人』。以後她生了加音的弟弟亞伯爾;亞伯爾牧羊,加音耕田」(創4:1–2)。
正如《創世紀》開篇的幾個故事一樣,這故事的引子中已藏有一些元素,讓讀者預料到故事中會發展出的矛盾。兄弟二人相較之下所產生的對比,正是這矛盾誕生的溫床【參:Brodie OP, Genesis as Dialogue, 152】。首先,憑推斷可知,母親所偏好的,是加音。假若大家是順着《創》的篇章來讀的話,就會發現,儘管上主已對生兒育女下了痛苦的懲罰(見:3:16),對於生育加音,厄娃仍然是甘之如飴的。何以見得?單從這兩節中便可見,她在談及加音時,連帶上主也提及了;反觀亞伯爾,她根本連話也懶得說。由此推估,亞伯爾彷彿是意外才有的,是不被(父)母所愛的那個兒子(the unwanted child),在成長期間一直活在加音的陰影之下。
兄弟二人在故事中——以至在父母心中——的份量,我們也可從他們名字的意思中推敲一二。「亞伯爾」,希伯來原文「héḇel」,正正就是《訓道篇》中「虛而又虛,萬事皆虛」(訓1:1; 12:8)中的「虛」、「虛度」(訓7:15)的「虛」,以及書中別處的「空虛」(訓1:14; 2:1, 11, 15, 17, 19, 21, 23; 4:4, 7, 16; 5:9; 6:2, 9, 12; 7:6)、「虛幻」(訓5:6; 8:10, 14, 15; 9:9, 11:8, 10)和「虛無」(訓3:19;又見耶2:5)的同一個希伯來原文。而「héḇel」在希伯來文中的本義,是「一口氣」(a [mere] breath;見約7:6;詠39:6[5], 11[12]; 62:10[9]; 144:4;依57:13;)或「浮雲輕煙」(vapor;見箴21:6)。由此來看,讀者可以預料得到,在故事中的亞伯爾也不過「虛空幻象」,將如「浮雲輕煙」或「一口呵氣」般轉瞬即逝。事實上,這也正是亞伯爾在故事中的命運。順帶一提,如前文曾提及過的,舊約作者筆下故事或敘述中的人物,其名字的本義多隱含着該人物的性格或/和命運;可見,作者透過利用故事或敘述的文學特性來傳達某些訊息的意圖,是十分清晰的。
至於「加音」這名字的本義就較為複雜。「加音」,音譯自希伯來原文「qáyin」,一方面與厄娃「我賴上主獲得了一個人」中的動詞「我獲得了」——希伯來原文「qānîṯî」——音韵相近;此外,這動詞的原形「qānâ」與另一個動詞「qānāʾ」——本義「成為/變得嫉妒」——也音韵相近。後者不也預先點明了加音的人物性格嗎?【參:Bergant CSA, Genesis, 20】
此外,學界對於「加音」這名字背後所可能含有的意思有作過進一步的推估。譬如,與同屬閃系語言(Semitic languages)的阿拉伯語比較,「加音」(qáyin)一字可能有「工匠」(smith)的意思,這也與按創4:17–24所列的加音族譜中人類的工匠技師皆出自加音一脈相符【按:這當然不是歷史事實,聖經作者也有訊息要藉此表達】,如見創4:22的「突巴耳加音」【參:COTTER OSB, Genesis, 41;尤見:Smith, “Genesis” in JBC21cent, 210】。另有一說,認為「加音」(qáyin)是刻尼人(希伯來原文:Qênî;見民4:11)一族的名祖(eponym)【按:所謂名祖,類似華夏民族自稱炎黃子孫,炎黃二帝即為炎黃子孫的名祖】【參:Smith, 同上】。
最後,回到兄弟二人的矛盾問題。除了厄娃作為兄弟二人的母親口中卻只有加音之外,連帶旁述其實也有重加音輕亞伯爾之嫌。且看創4:1–2中兄弟二人名字出場的順序:加音、亞伯爾、亞伯爾、加音。有學者也覺得,這排列是聖經作者以文學的手法來表達出亞伯爾一直受制於加音的成長背景【參:Brodie OP, 同上, 152–153】。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