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菲律賓人以塑膠換白米幫助解決污染問題

天亞社訊)菲律賓南部一個省分的居民從街道和水中收集了數千公斤塑膠,並從當地政府那裡換取白米,作為解決當地環境污染運動的一部分。

三寶顏市城市環境與自然資源辦公室的一位官員表示,該試點活動於整個 4 月在棉蘭老島地區的三寶顏省開展,並將在其他難以遏制塑膠污染的省分推廣。

該機構負責人阿蘭扎(Marigold Aranza)於週一(1日)接受《天亞社》訪問時說,過去應對塑料污染的各種運動都失敗了,但最近的一次卻取得了成功。她表示,居民每收集到兩公斤塑膠,就能得到一公斤白米。

她指出,在「塑膠換白米」活動期間,三寶顏居民透過搜集塑膠袋和容器共換取了2,084公斤白米。她說,他們要求居民將塑膠堆積起來,而不是把它們燒掉或扔進海裡。

三寶顏市市長達利佩(John Dalipe)表示,他們發現該地區的塑膠污染正在上升,因此實施了這項計劃。他在週一(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從沿海的四、五個村(當地社區)開始。我們注意到海上漂浮塑膠容器的增加,所以我們想到了一個如何減少它們的計劃。」而一個完美的計劃是鼓勵回收。

他說,當地人贈送了總共4,144公斤的塑膠袋,當中還未包括塑膠容器:「他們給了更多的塑膠容器,這意味着該項目成功了。他們中的一些人只是想清理他們的垃圾。」

城市環境與自然資源辦公室三寶顏分會主席克魯茲(Wilmer Cruz)說,當地村民最初對項目的可持續性有所懷疑,因為他們不認識組織者:「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騙局……這個想法聽起來很奇怪——用塑膠換白米。這就像用垃圾換食物。誰會這麼做呢?」

他續指:「但當當地政府通過市長辦公室正式向民眾介紹我們時,我們慢慢獲得了當地人的支持。」參與該計劃的家庭稱,政府鼓勵他們收集更多塑膠製品,這樣他們就可以將更多公斤的米帶回家。

36歲的漁民恩維爾(Rodel Enverga)在訪問時稱說:「我們不僅對我們扔的東西,而且對垃圾箱裡的東西也越來越在意。我們慢慢意識到垃圾裡也有一些好東西,所以我們去附近的其他村莊尋找塑膠,這樣我們也可以用它們來交換白米。」

一些居民會去雜貨店和加油站收集塑膠。41歲的塞萬提斯(Nelly Cervantes)是二子之母,她說:「我知道這裡有一家雜貨店會扔很多塑膠製品……甚至加油站也是如此。所以,我每隔一天就去那裡收集他們的垃圾,然後帶回家換米。我們不僅肚子吃飽了,而且還有助於保護環境。」

她表示,知道這個項目的店舖主人後來把塑膠分類了,因為他們知道這意味着為該省海沿海的貧窮人口提供食物。

她指出:「他們[店舖主人]指示他們的主管為我們分隔塑膠。以前,他們都把它們混在一起。但現在,他們已經學會了分類,因為每一公斤對我們而言都等如是食物。」

世界銀行在2021年的報告稱,菲律賓是世界第三大塑膠廢物排放國,每年產生約75萬噸海洋塑膠。報告指出,菲律賓被稱為「小袋經濟」,因不負責任的垃圾搬運工和露天垃圾場而臭名昭著,這些垃圾場導致塑膠流入海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