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023年澳門基督信徒聯合祈禱會

學習行善,尋求公義
2023年澳門基督信徒聯合祈禱會

(本報訊)每年的1月18至25日是基督徒合一祈禱週,全球的基督信徒都就同一主題,在各地舉行聯合祈禱活動。在澳門,由天主教澳門教區及本澳多個基督宗派合辦之「澳門基督信徒聯合祈禱會」,上週六(14日)晚假主教座堂舉行。

今年的主題為「學習行善,尋求公義」,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第1章第12-18節。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只提供網上直播,今年重回實體現場,亦同步進行網上直播,冀讓更多基督信徒同為合一意向祈禱。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及多個基督宗派的代表出席。

祈禱會由潘靄君牧師主禮,由梁錦波弟兄帶領開始祈禱、以中英文宣讀有關經文,並由澳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聯合詩班獻上歌詠。本年祈禱會邀請到李斌生主教講道。

李主教以當晚獻唱的《教會根基》內容及讀經指出,教會唯一的根基,就是主耶穌基督。他指出,我們很多時犯罪、行惡表,但我們事後往往並沒有革除和懺悔,反而繼續帶着罪過祈禱,天主未必接納。他引用依撒以亞先知書中所載,天主好像在譴責我們,因經文中說:「不要再奉獻無謂的祭品!」(依1:13)天主不接納我們不懺悔、犯罪時所獻的祭品。

主教繼而指出,天主接納我們的祭品,首先是我們要學習行善,追隨正義。但要從哪裡學習?公義的指引點在哪?我們明白到,我們的根基就在主基督,在他的說話、他的行實。主教引用剛去世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首個講道,指出我們在根基上(在愛和真理上)出現了很大的危機:「便是出現了一個獨裁的理念,此理念以着相對主義,特別倫理上的相對主義,成為一些文化。」

他解釋,「相對主義」簡單而言便是「沒有絕對」,慢慢成為一股「文化」,令我們容易隨波逐流,即使基督信徒閱讀許多聖經,也會經常犯錯,接納不到有位格的神,導致分裂。他又以科學家霍金來指出「知識主義」和「個人主義」所帶來的後果:「以科學為神。霍金追尋科學,甚至說『這個宇宙不需要神的存在,科技解釋一切。』他認為科學明白一切,世上沒有絕對的,認為所有都是相對,甚至成為一股文化。當『我』成為絕對時,便沒有天主的臨在,更沒有他人的臨在,如此還怎能追隨善、謙虛地學習善,從而追隨公義?如果沒有真理和愛,如何找到善和義?」

李主教指出,透過歌詠,祈求我們要打開自己雙目, 面向他人的需求,但若各人都以自己為主,把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為先,便沒有真正的公義,因為社會公義就是為他人的善,是以着愛心的,基督宗教所指的愛是為他人的善而思、言、行,而非單單的喜愛。他又以婚姻作例子:「婚姻不只是單單找到一個合意、匹配、『好夾』的人,而是找到一個能夠甘願自我奉獻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婚姻;因為愛,是為了他人的。」

他又說,真正的善惡在天主創造天地時已經出現,天主的善惡早已訂立,並希望我們去接受,所以才說我們食這個果,就是自己想定善惡(個人主義),故此果名為「知善惡果」,人便會死亡,所以,真正的善惡並非按自己的喜好來判斷善惡。他同時提醒在場人士,勿被現今的「即棄」及「即食」文化影響,亦不要以自我的價值觀去判斷善惡;更要謹記,天主以自己的肖象做人。

主教認為,這個長達三年的疫情,令不少人陷入不同的痛苦裡,是天主的一個譴責:「藉着不同的病毒來譴責,天主是要提醒我們,要多為其他人著想,而非『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們作為中華大地的基督徒,一定要以着基督的福音作根基,而不是以着我們中國的文化。」文化是人們生活的習慣,真理並非文化,我們基督徒要活出的,是基督的真理,而不是與宗教相關的文化。

隨後,由從事公共衞生範疇工作的嘉模聖母堂教友李麗娟姊妹,分享她在抗疫期間工作的點滴,她提到6.18疫情期間,她既要處理團隊內同事的心理壓力;又要安撫巿民的負面情緒。她引用教宗方濟各真福八端講道集裡的內容表示,「溫良」一詞成為她工作的「潤滑劑」,她從伯多祿前書中看到耶穌面對苦難時的溫良表現,並以這態度面對工作中各方面的挑戰,亦以同理心去了解對方的難處,讓巿民感受到公義之餘,亦讓工作團隊感受到團結、同行的力量。

在各宗派神職人員降福所有參加者後,大會特別安排各參加者一個小電筒,並舉行一個「Pass it on,向人傳開」的聯合行動,寓意社會中尚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們去照亮,並寄語所有參加者,要將「天主愛你」這份溫暖,帶到社會有需要的人手中,以生命的見證去照亮身邊的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