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狄剛總主教安息主懷 享年94歲

(綜合報道)天主教台北總教區榮休狄剛總主教(Archbishop Joseph Ti-kang)上週四(12月29日)上午7時59分,於台北新店耕莘醫院病逝,享耆壽94歲。狄總主教生前立下遺願,將大體捐贈予輔仁大學醫學院,繼續生前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遺愛人間。

據《天主教周報》報道,狄剛總主教去年7月底不慎跌倒,隨即被送往新店耕莘醫院接受診治,經檢查評估後,發現腦中有血塊,惟狄總主教年事已高,不適合開刀,需要採用其他方式將血塊消除。醫生建議狄總主教臥床休養,但仍能夠偶爾下床走動,因而出院轉到護理之家休養,活動能力大不如前,及後又因感染肺炎再度入院接受治療,吸呼能力下降。

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醫生接受《天主教周報》訪問時指出,狄總主教生命後期更出現缺氧、腎臟功能受損。到聖誕節當天,醫療團隊發現狄總主教心肺功能明顯衰弱,期間多位神長及修女在旁祈禱,狄總主教最後於12月29日在禱聲陪伴下返回天家。

狄剛總主教遺願將大體捐贈給輔大醫學院供教學使用,故上週五聖家節(12月30日)上午舉行移送大體儀式,並在下午為狄總主教舉行安息彌撒。移送大體期間,由聖言會許達士神父、主業團柯禮安神父帶領,並在多位修女及信友誦念慈悲串經下護送陪伴。

下午的安息彌撒由現任的鍾安住總主教主禮,主教團主席李克勉主教等30多位神長共祭,在場更逾300名修士修女及信友出席。鍾總主教講道時,重溫狄總主教的一生,年幼時正處於日本侵華的戰亂時期,但受到兩位外籍神父的照顧,母親因而與天主教會親近,並為狄總主教播下聖召的種子。

狄母離世後,雖然身負照顧弟妹的重任,仍期望回應天主的召叫,在家人反對下向當地主教求援,才知道母親早已為他準備往修院修道的費用,可見狄母的愛早已培育了他的靈性生命,更讓他日後保持堅定不移的心回應天主、跟隨耶穌。適返聖家節,鍾總主教以此鼓勵信友,要將信仰繫於家庭,透過祈禱聖化家庭。

彌撒後,鍾總主教率領全體與會者向狄總主教遺像進行三鞠躬禮。輔大醫學院特別說明,狄總主教大體已進行相關防腐作業,一年後,若要探視狄總主教可與醫學院辦公室連絡。

狄剛1928年5月7日出生於中華民國河南修武縣,12歲進入山東兗州聖奧斯定小修道院,立志成為神父,後來畢業於河南開封天主教總修院,及後到羅馬宗座傳信大學繼續進修,1953年12月20日於羅馬晉鐸,翌年於宗座傳信大學神學碩士畢業,1965年於德國慕尼黑大學考獲教育學博士,及後再被委派到台灣工作。1965年,他擔任台北聖若瑟修院院長;1966年擔任台北總教區副主教;1969年,擔任耕莘醫院院長;1975年獲當選為天主教中國主教團(今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秘書長,並於同年6月蒙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為嘉義教區主教,並在7月22日晉牧;1985年擔任台北總教區助理總主教,並在1989年接替賈彥文主教,正式就任台北總教區總主教,同時兼任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主教,至2004年2月9日榮休。

狄剛總主教謙厚誠樸,平易近人,自小已立英勇傳教士為榜樣。在他接受《生命恩泉》訪談時,憶述傳教士不畏懼地把聖堂開放給婦女及小孩,自己和母親才能安全度過那段時期,更自此立志要成為神父。他更以「服從」之德作為自己的原則,透過服從主教各調動和委任來回應及服從天主的一切安排。

此外,狄總主教特別著重信友的福傳工作,曾負責翻譯《教友傳教法令》,亦曾在1996年8日來澳出席第四屆東亞區教友交流大會,強調平信徒在人類發展中所擔當的角色,並與本澳林家駿主教和印度德古主教主持彌撒聖誕,一同為東亞地區及普世教會祈禱。

資料來源:天主教周報生命恩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