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位於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上的聖史馬爾谷大殿,不久後可以讓公眾欣賞到聖史馬爾谷留下的遺跡。這座聖殿如今仍有額我略四世在公元第九世紀時的樣貌,儘管公元500-600年,以及之前的設計在保祿二世時期作了翻修,那是因為聖殿已破舊不堪。這位教宗打算重建聖殿,用馬賽克進行裝飾並有豐富的陪襯。這次重建卻使昔日的痕跡蕩然無存。
然而,聖馬爾谷的蹤跡在這個居民聚集的地區是可查證的。他撰寫福音的生活正是從這裡開始。的確,聖殿四周有羅馬人房舍的殘跡,早期基督徒就在這些房舍聽伯多祿和馬爾谷的宣講。馬爾谷隨從伯多祿來到這個大都市,以後他又被派遣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公元68年4月24日在那裡殉道。基督徒將他的遺骸收集起來並保存在一個聖所內。後來,兩位威尼斯商人將這些遺骸帶到了威尼斯。
古代藝術專家朱利安(Renzo Giuliano)神父接受訪問時稱,羅馬的這座聖殿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建成的,是「第一個用於本堂的聖殿」。因為「在這裡發現了聖洗池」。事實上,此處有一個水池周邊的痕跡,形狀是一個不尋常的十字架,有流水的渠道和白色大理石板鋪設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