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題故事

[祈禱的心跳]主教山熙篤會隱修女:祈禱的發電廠,教會的肺腑

文:杜亮神父
譯:Conni Leung

處於主教山熙篤會聖母希望之星隱修院,是修會在亞洲地區成立時間最短的其中一座隱修院。目前的十位修女大部份原籍亞洲。相對現今主導的活躍文化,她們選擇了一種簡樸、靜默、隱修的方式,一般日常生活都分配在祈禱、閱讀和體力勞動上。不過,日常較明顯的生活節拍,卻是她們深邃的內修生活,構成了靈性歴程上一種持續不斷向天主祈禱,為人群、世界、社會的意向獻上禱告。

位於澳門主教山上的西望洋聖堂是一座小聖堂,又稱聖母海崖小堂,當時建堂主要為航海人員祈禱。該處也是昔日澳門教區主教的辦公地點及住所。如今,主教山寧靜和優美的環境,為聖母希望之星隱修院的修女提供了居所。在這裡,她們跟隨耶穌,度一種專注祈禱、靜默和簡樸的生活,及做一般的體力勞動。熙篤會的修女是屬於嚴規熙篤修會,與男修會一樣,按照聖本篤的會規,度奉獻默觀的隱修生活。

熙篤會修女是度隱修的生活,意思是她們隱居在修院,以便專注於默觀生活,很少參與外面世界的活動,所以,她們獨處,並全心全意向天主禱告。這種具犧牲和默觀的隱修生活,似乎令許多社會人士的奇怪感覺籠罩心頭:修女們竟可放棄世俗一切,全然為世人公益之事上,奉獻深邃的祈禱。正如一位神修作家寫道:「隱修會的修女可比喻為熱帶雨林,人們鮮有擔心,總以一種神秘的方式活下去,世人依賴着這類『肺腑的地區』而生存。因此,熙篤隱修會的修女就是『教會的肺腑』,讓人呼吸着『天主活生生的氣息:天主聖神』。」澳門熙篤會修女發現到天國最絕對的價值,並在隱修院中實現出來,為澳門教區的各個團體以及普世教會服務。她們承諾與真人真天主的耶穌保持親密的結合,好能實現天主在今天人類身上的計劃。

隱修女們一天的生活包括體力勞動、祈禱和團體相聚。各隱修院的工作種類不同。澳門的會院主要是以焙烘曲奇餅、設計問候卡和製造手工藝品,以自力更生。按修院的規定,她們大部份的時間都保持靜默。當然亦會參與感恩聖祭、日課晚課和團體生活,都是隱修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份。雖然一般人都認為隱修的修士修女「與世隔絕」,其實她們的心卻圍繞着「當地的團體人群」。人們經常探訪澳門熙篤隱修院;或來請她們轉禱和建議。一般,修女們不常與外界溝通(有限地使用媒體),但她們的使命是要知道自己生活的社會所需和期望的,因此,她們並非與世隔絕。不過,她們堅持説:「與外邊世界某程度上的隔絕,所以我們藉祈禱,仍繼續與世界接觸,並更新自己的資訊。我們內修的生活和明顯的生活節奏,構成了神修歷程上,對天主及為世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禱告。」

按聖本篤所制定的隱修生活方式離不開祈禱與工作(Ora et Labora),當中主要有三種活動,包括祈禱、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和工作。一天的隱修生活環繞着這三方面。熙篤會修女確切地說:「我們相信深邃祈禱和默觀的動力,並全心全意遵循聖本篤世紀以來的傳統會規。在簡樸、靜默和隔絕主導的文化下,我們便能平衡祈禱、閱讀和工作勞動的操練。」熙篤會修女盡力恆常祈禱,無論手上正做甚麼,又定時停下工作,專務祈禱,有助提醒她們的目標;而停下祈禱去工作是為了養活自己;有助她們的祈禱,以及純粹參與人類一般的生活。

教宗方濟各在亞西西在今年九月接見了修會的熙篤會士們,希望之星隱修院院長加大利納修女(Sister Caterina)也去羅馬出席了大會。教宗勉勵參與大會的男女會士,說:「沒有任何的傳福音不是源於神恩!教會領受了所有的特恩都是為在世上傳福音。當然神恩各異,種類不同,按天主的『創意』而出。一個在會院祈禱的隱修士所肩負的使命,就是將福音帶到那片土地上,教導當地的人,有天主聖父愛我們,而我們一直在世上朝着天國路上前行。」加大利納修女很高興與我們分享,經過全體大會剛選出新任會長巴爾納度神父,並開始大會前向各修院院長分享他們的四個夢想;「共融、參與、使命和培育。」教宗方濟各請大家留意這些夢想,並再次鼓勵說:「我可以概括成一個追求聖德的夢想。讓我們藉洗禮在成聖的路上結出果實。讓一切事物都向天主敞開,最終是一次再次選擇祂。切勿氣餒,因為你們憑着天主聖神的德能使之可行,而成聖最終是天主聖神在你們一生中所結出的成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