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性宗座基金會「援助有需要教會」(Aid to the Church in Need,簡稱ACN)每年的10月18日舉行「一百萬名兒童誦念玫瑰經」祈禱運動。今年,在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的鼓勵下,本澳各天主教學校也推動這項運動,多間學校響應參與。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及第六校中學部週二(18日)舉行誦念玫瑰經活動,五校的同學由老師及修女帶領,約25位學生齊聚學校小聖堂出席;而六校則由校牧劉偉傑神父,帶領約70位同學在聖十字架小堂祈禱,多位慕道中的教職員亦有到場出席。
在開始誦念玫瑰經前,劉神父向在場師生解釋該活動的緣起,並提到皈依和世界和平的聯繫:「為何世上有如此多不同的問題?因為人心未皈依,人心有怨恨、有野心,我們自己要拿走自己的野心,我們自己要先歸化,才能打動身邊的人去皈依。世界和平,由你和我先做起。」神父又引用花地瑪聖母顯現的訊息,強調人心皈依的重要性,並鼓勵兒童和年青人在困難時尋求天主的幫助。
10月18日亦是聖史路加的瞻禮,劉神父指出組織選在這天舉行這活動別具意義:「聖路加把耶穌的童年傳遞給我們,自然可見聖史與耶穌母親有着密切的聯繫。」他又說,世上獨有的便是「時間」和「空間」,在同一段的時間、在同一個的神聖空間(聖堂),至少大家並不是在作惡事,而是透過誦念玫瑰經,將這段時間和空間聖化。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校、第三校,以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小學部原定也在週二(18日)舉行誦念玫瑰經活動,惟受颱風吹襲影響,五校小學部當天按教青局指引停課,並移師至週三(19日)補辦。
第二校於早會時段分批在禮堂及課堂誦念一端玫瑰經,約200名學生參與;第三校同樣在早會時段在操場舉行,共有276名學生參與;而第五校在午膳時間於小聖堂舉行,同樣超過250名學生參與。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和聖羅撒英文中學,以及化地瑪女子中學每年的五月及十月,均在校內午膳時間舉行誦念玫瑰經的活動,並在週二(18日)加入為世界和平和合一的意向。保守估計,澳門約有三千名學生參與是次誦念玫瑰經活動,一同為世界和平與合一的祈禱。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校在週三(19日)早會後補舉行誦念玫瑰經活動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三校在週三(19日)早會後補舉行誦念玫瑰經活動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三校在週三(19日)早會後補舉行誦念玫瑰經活動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校在週三(19日)早會後補舉行誦念玫瑰經活動
去年「一百萬名兒童誦念玫瑰經」祈禱運動打破紀錄,共有136個國家——包括敘利亞、伊拉克、墨西哥、亞美尼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等——的兒童一起祈禱。而今年最新數字顯示,一同有82萬名兒童登記參與。
「一百萬名兒童誦念玫瑰經」祈禱運動源於2005年,一群小孩在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Caracas)的聖堂誦念玫瑰經。這情景令一些成年人想起聖庇護(St. Padre Pio)神父的話:「當一百萬個小孩誦念玫瑰經,世界將會改變。」自此以後,這個祈禱運動獲全球多國的兒童廣泛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