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梵蒂岡圖書館館長兼檔案管理若瑟.托倫蒂諾.德.門東卡(Jose Tolentino de Mendonca)樞機表示,這世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推出了一本新的學術期刊,以幫助促進高質素的研究、跨文化對話和分享與圖書館藏品相關的知識。
門東卡樞機在《梵蒂岡圖書評論》第一期的「編者的話」中寫道:「渴望透過積極輯納文稿,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地方,讓高質素、同行評審的研究得以發表」。該文於 上週三(7日)由梵蒂岡的報章轉載。
樞機邀請學者們投稿,並說他希望讀者們無論個人感興趣的領域是甚麼,都可以探索每篇文章,並「加入我們為這一科學嚴謹和跨文化對話所作的雙倍努力」。
第一期中的一些文章包括「梵蒂岡圖書館未出版的加泰羅尼泥金裝飾書冊」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卡巴拉視覺:卡巴拉形式小冊子」。
梵蒂岡圖書館由教宗尼各老五世於十五世紀創建,隸屬教宗。然而,教宗良十三世決定,應該讓學術世界更廣泛地使用它。
梵蒂岡圖書館收藏了約八萬份手稿、近160萬冊書籍、約8,400冊古籍(1501年以前印刷的書籍和小冊子)以及錢幣和獎章等藏品。
門東卡樞機在編者的話中寫道,期刊的使命是「保存其不斷增長的寶藏,並與學術界分享這一遺產」。該圖書館「一直是研究的地方,也是一個積極的合作場所」。
多年來圖書館對其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翻新,使其更加安全並符合現代標準;採用射頻識別芯片標籤物品,以更好地追踪和識別藏品;繼續將其藏品數碼化,在網上提供轉載。
樞機寫道,《梵蒂岡圖書評論》半年刊的印刷版和電子版由布瑞爾出版社出版,標誌着梵蒂岡數十年來在出版研究圖書館的藏書,並發布有關一般新聞和活動的通訊等工作上邁進了一步。
他指出,該期刊採用同行評審的「創新學術投稿」,以展示每位學者的知識、見解和發現,包括學術界的「新進學者」,以及那些「可能不適合」較具規模期刊的文章。
出版人表示,該期刊將接受以英語、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撰寫的文章,可以包括簡短的筆記、會議報告、書評和已完成論文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