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仰望與向內看:覺悟意識的必要性

文:孔維仁神父
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在過去數星期因新冠疫情的靜止狀態和限制,我一直待在家裡,並抽空看了一部電影《千萬別抬頭》( Don’t Look Up,2021年)。這部電影講述兩位初級天文學家,他們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彗星將在六個月內與地球相撞,並有可能摧毀人類的文明。在這段期間,他們試圖警告政府和公眾,以讓各方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好能避免災難的發生,可惜徒勞無功。在電影中,當在以政治為目標的宣傳面前,科學數據顯得沒有地位,正如電影名稱一樣,執政黨以「別抬頭」作為辯論和表明立場的口號。不幸的是,大家的否認並沒有阻止彗星繼續前進,並最終撞擊地球。不願「抬頭看」的心態最終阻止了人們「向內看」他們各自的良心,以致未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電影強調一個人在面對責任時,常體驗的那種「否認盲目」與非理性固執。我們往往未能理解,我們的選擇確實會在社會領域和自然界所帶來影響。然而,總有一天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它們。在福音中,最後數算的日子,通常被描述為「主人的來到」。

在上主日的福音,耶穌談及「在天主前致富」的必要性,而不是像那「糊塗的富翁」般過度沉迷於我們的物質財富。這個邀請,是要我們明智地選擇如何投資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而在本主日的福音(路12:32-48)中,耶穌繼續說類似的道理,但以一個肯定的語氣先來指出天主自己的投資:「你們小小的羊群, 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路12:32)透過派遣耶穌,天主慷慨地與我們分享祂的慈悲與仁愛,就如與人類合資的企業一樣。這是一項很冒險的投資,這個結果亦取決於人類是否願意以愛、公義和憐憫來管理天主所賜予的禮物。自然地,到了最後需要交帳的時候,我們屆時都必須說明,在整個人生中如何管理天主託付給我們的資源。

通過比喻,耶穌描述了這種清算的一些可能結果。「主人」與「僕人」都是這比喻的主角,而這僕人負責監督主人的財產。最後面的比喻有一個暴力的結局。當主人不在的時候,管家開始拷打僕婢,也吃也喝也醉酒。耶穌總結說:「他不期待的日子,不知覺的時刻,那僕人的主人要來,必要剷除他⋯⋯」(路12:46)這個比喻的教導十分明顯:我們將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使用我們的資源和對待他人的方式去承擔責任,因為我們並不絕對擁有自己的生命,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天主賜予的禮物。

這個比喻生動地描述了僕人的懲罰,不是為了著重和強調天主暴力的報復,而是為了提醒我們,錯誤的選擇確實會為自己與近人的生活,帶來痛苦和難以避免的後果。那些拒絕仿效天主無償與無盡的愛的人,反而選擇在他們生活的環境和整個社會中助長暴力的循環,並根據他們的選擇,自己也成為這暴力的受害者。

相反地,耶穌說:「主人來到時,遇見醒寤着的那些僕人,是有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請他們坐席,自己前來伺候他們。」(路12:37)「逃避,否認」的相反正是「覺悟」。只有覺悟、醒寤才能幫助我們為自己和為他人作出正確的選擇,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我們認識天主真正的面目:祂是願意為我們服務的主人,並渴望與我們一同分享祂的光榮(參閱伯後1:3-4)

文章之初所談及的那部電影中,令人震驚的是,大多數人——特別是那些肩負重任的人——無法真誠地、真摯地作良心省察,結果糊塗地面臨着死亡。正因如此,教會不斷重申:「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為聆聽和順從個人良心的聲音,每一個人必須小心地面對自己。這內心收歛的要求格外需要,尤其是因為我們所面對的生活屢次阻擾我們反省、省察、或自我收歛。聖奧思定說道:返回你的良心,向她發問……弟兄們, 返回內心,並在你所做的一切中,注視那位作證者——天主」《天主教教理 1779》。

換句話說,我們常常需要向上「仰望」天主,才會願意向內「省察」自己的良心,以達到這種醒寤、覺悟的意識,為自己和他人作出正確的選擇,最終享受天主應許給我們的祝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