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柬埔寨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是在波爾布特種族滅絕政權之後出現的,他們建議在發展當地教會的過程中,建立一種基於柬埔寨文化的基督徒身分。
這一建議是在金邊的教區主教會議期間提出的一系列建議的一部分。包括平信徒、神職人員和修會人士在內的200人參加了是次會議。
該會議是2021年已在世界各地天主教教區開展的主教會議的一部分,為即將於2023年10月在梵蒂岡舉行的全球主教會議作準備。
這個已於5月14日結束的金邊主教會議以 「同心同行,一起宣講福音」為主題。會議提出了12項在柬埔寨復興福音傳播的建議。在柬埔寨,基督宗教在大約30年以前一直受到壓制。
為建立地方教會提出的建議包括加強與不同宗教間的對話、參與環境保護、建基於柬埔寨文化的明確基督徒身份和發展溝通。
主教會議也詳述了柬埔寨教會的歷史、迫害,以及現今教會的形成。成員們討論了天主教徒如何作為當地團體一起共赴旅程的方式,以及天主教徒個人在信仰旅程中面臨的挑戰。
金邊宗座代牧奧利維爾.瑪麗.施密特烏斯勒(Olivier Marie Schmitthaeusler)主教說:「因為戰爭和波爾布特20多年的種族滅絕政權,我們所聽到的所有苦難都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我們並沒有機會與在波爾布特時代去世的司鐸、神職人員團聚。」
這位巴黎外方傳教會士說,這些苦難導致下一代的信仰消失。 「作為一個挑戰,如今幾乎所有的柬埔寨天主教徒都是從第一代信仰萌芽的」。
施密特烏斯勒主教於1998年來到柬埔寨。他告訴與會者說:「雖然他們無法與在種族滅絕中失去的親人團聚,但他們必須從他們的犧牲中汲取力量,將信仰傳遞給下一代。」他指出,對於許多年輕的柬埔寨天主教徒來說,整個過程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主教會議代表和主教強調,有必要在不脫離高棉傳統和文化的情況下傳福音。施密特斯勒主教說,主教會議期間提出的建議不僅對柬埔寨教會有益,且對全世界的教會都有幫助。
宗教活動在波爾布特(1925–1998)的專政下被暫停。該政權被指在1975至1979年間殺害了至少170萬柬埔寨人,因為它想要消滅所有他們認為是叛徒和反革命分子的人。
現在的這一代信徒被視為是第一代天主教團體,因為他們的上一輩有很多在紅高棉管治的勞改營中死於大規模的處決、強迫勞動、身體虐待、營養不良和疾病。
主教會議的建議將提交給地區主教委員會作進一步研究,並與梵蒂岡主教會議的總秘書處分享。除了金邊宗座代牧區外,柬埔寨還有馬德望和磅湛宗座監牧區。
會議參與者之一米克.索恩(Meak Sorn)說,團體對他來說就是家人。「我們都是兄弟姐妹,一起努力實踐我們的信仰和傳福音。」
來自布恩社區團體的一名女性代表坎哈(Kanha)表示,主教會議給了她改善個人和團體之間合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