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今天各篇讀經的首要主題,都是「天主聖言」。正如我們在聖誕期的時候已慶祝了天主聖言取了人類血肉之軀的奧蹟;今天,禮儀則邀請我們默想在我們的信仰傳統中傳承下來、透過宣講代代相傳的天主聖言。
無論是在取自《厄斯德拉下卷》的讀經一以及取自《路加》的福音選讀中,我們都可看到宣講天主聖言時所彰顯的德能。保祿的教導是以口傳開始,正如司祭厄斯德拉朗讀聖經文字以及耶穌解釋聖經文字一樣,這些教導都是以現場高聲宣講開始的。後來,在經過代代傳承,並且當這些宣講的內容都被視為天主聖言之後,它們才被一一記錄下來。聆聽天主聖言這行動提醒着人們其自身的身份:他們都是天主的子民。聆聽着天主聖言,他們明白到自己身處這懷有天主盟約的子民的光輝歷史。聆聽着天主聖言,他們感到催迫,要忠信地活出他們天主子民的身份。
聆聽天主聖言,並明白到在我們聆聽的時候就是天主聖言應驗的時刻,這一點是十分特別的。當中有部分原因是聖言最早時候都只是口傳的。更深層次地說,耳朵就是天主聖言進入一個人的意識的門檻。讓我們看看天主對以色列最重要的呼召:「以色列,你要聽!……」。從這意義上解讀,這裏的「聽」,意思就是要以色列民接受天主聖言,並讓其滲進自己的最深處。我們不單只是要聆聽天主聖言的宣講,更要讓聖言在我們心裏生根,就像撒種者播種在好土地一樣。
對於聆聽聖言的人,天主聖言總會引起不同的回應。今天的第一篇讀經中所描寫的,是對天主聖言開懷接納的例證。那些聆聽着厄斯德拉宣讀聖言的群眾是這樣回應他的:「亞孟,亞孟!」——也就是『願這一切成就!』的意義;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群眾是在說:『我們已聽到了,我們定會遵行!』。另一方面,單單只是從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我們未可判斷聆聽着耶穌解釋聖言的群眾的反應。可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兩處的群眾都專心聆聽着聖言的宣讀。那麼,我們呢?難道我們可以不專心的聽而不聞麼?!在厄斯德拉時代的猶太人,正經歷着他們民族歷史中的轉捩點;而他們自己深知這一點。身處納匝勒猶太會堂的群眾事實上也正身處他們歷史中的轉捩點,只是他們大概完全意識不到當下那一刻有多麼重要!我們也身處一個轉變的時候:使人歡慶喜樂的聖誕期已過;我們已步進日復一日的平常時期了。然而,聖言的選讀無時無刻都提醒着我們,我們無時無刻都處我們自己人生歷史的轉捩點之中。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回應天主在每分每秒的呼召。
我們究竟是否願意聽從天主的聖言?我們是否視之為至寶?我們是否認為聖言中充滿了生命的力量?我們又是否學會了好像同個身體的不同肢體般相處?我們是否意識到天主聖言應驗的時候已到,並讓聖言轉化我們?我們的生活有沒有變得不一樣?在家庭中我們有沒有變得更有耐性、更能夠易地而處的為別人設想?我們對自己所屬的社區有沒有更願意慷慨解囊?在每次聆聽過天主聖言的宣講之後,我們有沒有讓其在我們的生命中產生效果,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