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勉勵天主教大學師生:以新的思維戰勝今日種種不義

(梵蒂岡新聞網訊)薪火、希望與服務:教宗方濟各指出,這三組詞彙能表達出意大利天主教聖心大學的奧妙。在這所大學創校一百週年之際,米蘭校區上主日(19日)舉行新學年的開學典禮,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有出席。教宗方濟各錄製的視頻訊息當天在大學禮堂中播放。在講話中,教宗指出該校百年來的重要教育傳統令人讚賞。

教宗說,教育是「讓歷史的世界變得充滿人性的有效方法」。天主教聖心大學之所以能堅守使命,是因為「該校重視那構成其身份的文化與精神遺產,而且世代更新」。該大學的身份「清晰且沒有改變」,但它並未拒絕,反倒尊重並接納不同的敏銳度」。

談起第一個關鍵詞「薪火」,教宗表示,「古人早已清楚知道,教育並非裝滿空瓶,而是點燃薪火」。「天主教大學守護這薪火,所以能夠傳承。這是因為薪火相傳的唯一方法是『接觸』,也就是通過個人和團體的見證。在傳承所知以前,先點燃薪火,分享所是。這接觸藉由相遇實現,具體來說是並肩同行,攜手合作」。

「希望」是教宗提出的第二個關鍵詞,它今天面對的挑戰是「個人主義文化」。後者頌揚「個人的自我」,貶低「集體的我們」,「助長冷漠」,「貶抑團結互助的價值,鼓吹丟棄文化」。儘管如此,教育者應當「滿懷信心展望未來,採取教育行動,讓社會不同成員能參與其中,從而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因此,師生應當毫不畏懼地向當今知識和疑問敞開心胸。

「這便是希望:克服許多恐懼激發的本能動力,為將來放手一博。恐懼感可能會造成我們無所作為、裹足不前,把自己永遠封閉在不切實際的當下。為此,對他人敞開心扉、予以接納格外重要,因為這有益於建立世代之間的穩固關係,打擊我們當前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偏差。它尤其能從大學殿堂裡締造包容性的公民精神,對抗丟棄文化。」

在這背景下,教宗提到「全球教育契約」。這個倡議旨在敦促眾人「聆聽當代意義深遠的疑問」,首先是「年輕世代對社會不公、侵犯人權和非自願移民」等現象提出的問題。面對這種種的不義,「大學不能充耳不聞」。教宗讚許天主教聖心大學的「國際合作計劃」。這些計劃「面向世界各地的居民」,每年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許多經濟支援」,關注弱小者和病患。教宗鼓勵該校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

此外,今天的世界「完全緊密相連」。教宗指出,這導致「過往的詮釋框架陳舊過時,不再適用於理解當下」。因此,需要「規劃新的思維模式,以便於為我們必須應對的迫切挑戰制定解決方法」。這些挑戰攸關「環境、經濟、社會和人口」問題。

在因疫情而變得更加複雜的時代裡,教宗叮囑學生不要讓任何人事物奪去自己的希望,不要「沾染上個人主義的病毒」。教宗期勉學生「不做死守根基的傳統主義者」,而是「從根基汲取養分,好能成長、前行,在人生中冒險」。

教宗省思的最後一個關鍵詞是「服務」。天主教聖心大學百年來「在多個機會上展現出它忠誠地為教會和社會服務」。教宗期許這個服務精神永遠是該大學「全校的特色」。

最後,教宗籲請該校「勇敢又有耐心」地繼續實踐教育使命:「耐心與勇敢的衝勁相輔相成。請你們把這勇敢和這耐心詮釋為對整個社會和教會的熱忱服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