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加坡教會開教二百周年紀念慶典閉幕

天亞社訊)新加坡的天主教徒將透過為期一周的節日活動,結束長達一年的教會開教200周年紀念慶典。

據新加坡總教區的一份新聞稿表示,慶祝活動於上週六(4 日)開始,並於本週六(11 日)在新加坡所有32 個天主教堂同時舉行閉幕彌撒。

教會將在善牧主教座堂、皇后街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堂、維多利亞街的聖若瑟堂和滑鐵盧街的天主教中心這聯合統稱為傳教區內安排約一百項活動。

這些活動分為藝術、團體、講座和靈修活動,為青年、成年、家庭到修會人士提供適合各人的一些節目,旨在展示新加坡天主教徒的精神。

開教慶典籌委會聯席主席張偉神父表示,在傳教區舉辦禧年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張神父說:「我們想把這些活動帶到這個城市的這個地區,因為這地區對我們來說意義深重。」他說,隨着新加坡因貿易而開始蓬勃發展,傳教區是早期不斷發展的天主教社區的核心。

就在城市的這個地區,各種中國方言群體、印度和歐洲語社區在困難時期來到這裡參與崇拜和互相幫助。他補充說,這也是許多天主教學校成立的地區。

在慶節的最後一天,新加坡總教區吳成才總主教將於下午六時在該國歷史最悠久的善牧主教座堂舉行慶祝彌撒。全島教堂會同時敲響鐘聲一分鐘以標誌着禧年的結束。

出席該彌撒的嘉賓包括李顯龍總理。宗座大使馬雷克.扎列夫斯基(Marek Zalewski)總主教將在彌撒中共祭。

新加坡教會於去年12月13日以吳總主教主持的網上彌撒展開禧年慶祝。推出了禧年網站和一個特殊的禧年標誌,並放映了一部關於新加坡天主教會對社會影響的紀錄片。

禧年慶典的主題是「以信仰點起薪火,光照世間」,聚焦在新加坡總教區的牧民願景,塑造一個更有活力、福傳和傳教的教會。活動重點通過四個方面來更新天主教團體的信仰:深化、辨別、見證和慶祝。

吳總主教說,這個歷史性的里程碑是一個機會激勵天主教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他說:「我們要懷着感恩的心情慶祝我們已經走到這裡。我們今天必須賦予我們的天主教徒力量,使他們的信仰充滿活力並傳揚福音。我們應該啟發所有人為在天主內人類和創造得到圓滿的未來而努力。」

新加坡在1819年仍是一個馬來漁村時,由史丹福萊佛士爵士立為英國殖民地。 不久之後,天主教傳教士抵達,天主教會通過教育、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巴黎外方傳教會士聖老楞佐.瑪麗.若瑟.伊姆伯特(St. Laurent Marie Joseph Imbert 1796-1839)神父於1821年12月11日從法國抵達新加坡,後前往檳城(馬來西亞)和中國傳教。他於1839年9月21日在韓國殉道,原因是在該國基督徒遭受迫害期間拒絕透露其他外國傳教士的下落。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4年5月6日在首爾冊封他為聖人。

老楞佐神父抵達新加坡的日期在歷史上被列為新加坡天主教會的開始。人口約560萬的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和多宗教國家。大多數華人是佛教徒,馬來人主要信奉回教。基督徒約佔人口的15%。新加坡總教區現有360000名天主教徒,分佈在32個堂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