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天主教聖堂的祭台上,我們都會看到大大小小的花盤裝飾, 甚至也會看到各聖像或聖畫前,同樣供放着花盤。事實上,聖教會對於鮮花也有明確的規定與指引,好能恰當地用作神修上的象徵。
在將臨期與四旬期的花飾限制
例如,羅馬彌撒總論中解釋,「花卉裝飾常應適可而止,最好置於祭台四周,而非放在祭台的桌面上。」此外,在將臨期間,「以花卉裝飾祭台時要有節制,一方面要表達這時期的特色,但又不可提前盡情地展現聖誕節的喜慶(Plena laetitia)。四旬期間,禁止以花卉裝飾祭台;但『喜樂主日』(四旬期第四主日)、慶日及節日例外。」
事實上,鮮花是用來表達喜悅的,這亦是為何在將臨期與四旬期中,要有限制地以花作裝飾。
鮮花:象徵着喜樂
此外,鮮花在我們的信仰上有一個更深層的目的,就是要提醒我們天主的創造與祂手上化工之美麗。天主教作家Nicholas Gihr神父曾在《彌撒的神聖犧牲》(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一書中,也詳細闡述了鮮花這種意義。
一位充滿聖德的修士Capuchin Francis Borgia曾經說過:「天主從天國留下了三件東西給我們:星辰、花朵,以及一個孩子的雙眼。」事實上,在天主的創造中,花朵其實都佔有一席位。花朵在地球上,就好像星辰在天空中一樣——創世時樂園不能磨滅的痕跡,花朵也就受原罪影響最小的受造物。在絢麗的色彩和芬芳中,花兒都是天主美善的啟示,以彰顯祂的全能,並象徵祂的美善、祂的面容及起初創世的設計。
雖然並非能應用於每一名教友身上,但鮮花能提醒我們各人心中,都有一個靈性生活和應有的美德。
此書又記載:鮮花也象徵着一些超性特質,就如該充滿每個靈魂的恩寵與美德;聖人們就好像綻放中的花朵,於天主的臨在中散發香膏般的芬芳。花朵植物從陽光吸收營養,它們散發的新鮮和艷麗,也標誌着我們從正義之光——基督——所得到的純潔與聖德;花朵天性朝向陽光,也象徵着我們也能在我們的神修生活中光榮天主、光榮我們生活中的陽光。然而,祭台上的花朵,標誌着在超性之光和天國溫暖中所綻放着的恩寵、祈禱與美德,而這光和溫暖,都是從彌撒聖祭中散發出來。
下次當你踏進聖堂、參與彌撒聖祭,不妨留意一下祭台上的鮮花,將本文輯錄該書中的象徵,帶進祈禱中,在這些花朵中進入天主的臨在,祈求更多的恩寵。
來源:Aleteia
“Flower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at Mass”
Philip Kosloski – published at Aleteia on 23 Jan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