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是澳門教區發展史上的標誌
澳門郵電局每年均推出不同主題的郵品,供市民收集選購。今年,郵電局在5月13日花地瑪聖母瞻禮日上,推出極具澳門本土特色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系列。《號角報》早前訪問了澳門郵電局【郵】及郵品設計師伍文燕小姐【伍】,藉此向公眾分享郵電局在推出郵品方面的工作,以及系列主題的設計來源。
郵電局每年都會製作不同主題的郵品。選材一向是以哪些方向呢?
郵:郵電局在郵票發行的選題上主要以澳門本地文化、特別節日、國際大事及中華傳統文化等為題材,其中有多個系列的郵票主題,例如:文學與人物、傳說與神話、科學與科技、中國內地景觀、博物館和收藏品、節日等等,吸引收集不同類型主題的集郵者,深受大眾歡迎。
5月13日的郵品為「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這個主題構思來自哪裡呢?
郵:「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是一項宗教儀式及慶典,在澳門已有近百年的宗教習俗,是澳門教區的重要盛事,也是澳門教區發展史上的一個標誌,更是澳門的重要盛事。「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於2019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彰顯其重要性,郵電局在本年以此主題發行紀念郵票。
在設計「花地瑪聖母」郵品時,伍小姐參考了哪些因素呢?過程中有遇到任何困難嗎?
因為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參與這慶典,而過去幾次參加時也因年紀小及沒年長教友陪同,只參加起點及一部份的巡遊,從來沒有行至主教山終點,所以設計初期感覺認識不夠深入,對構思的表達會不夠全面。
所以今次設計及繪畫過程中,在歷史背景路線、隊伍排位,牧童及教友造型上,都花了不少時間搜集資料、相片,以及構圖參考,也作過適當的核實和更改,務求更貼切地讓大家看到設計而更認識這宗教慶典。我也訪問了參與過巡遊(出遊),甚至自己女兒做過牧童的好友提供照片參考!非常有意思,也深表感謝!
伍小姐是天主教教友嗎?在設計時,有沒有作哪些方面的宗教考量呢?
伍:我是基督徒,現旅居多倫多及在當地從事設計及藝術教學等工作,參加當地基督教會。但我自小成長於天主教的環境,幼時於聖羅撒女子中學英文部接受教育,成長中得到很多神父修女的薰陶,也積極參與了很多校內及校外的教會活動,如歌詠團、繪畫或海報設計、道理班等……所以今次能夠設計一個以充滿澳門文化歷史及能代表天主教盛事為主題的郵品,感到非常榮幸!
自1929年,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至今已有將近一百年歷史。澳門雖然是一個小城,但每年也在5月13日盛大地列隊舉行,所以能夠令我有機會通過藝術及設計去表達我兒時所見所聞的壯觀場面,把感受過的畫面呈現在這郵品上,向大眾介紹及紀念這已於2019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宗教慶典,感到很高興。
為表達這種小城大事的文化特色,在小型張設計中,我把巡遊象徵化地做成一個濃縮的圖像路線圖,用金黃色的線條及腳印貫穿,描繪自玫瑰聖母堂出發,全程步行前往至西望洋聖母海崖小堂。概念重點是參與巡遊的人群,當中包括信徒、市民、遊客跟隨着宗教隊伍的腳踪,穿插澳門小城中西文化交融的大小街道及建築物,由中區步行至眺望澳門全景的主教山。以鳥瞰角度帶出由牧童、教友隊伍莊嚴列隊,由近至遠的整個巡遊氣氛。
今次設計特別想在構圖上合拼相片及一些平面元素,不只是傳統直接畫一幅包含古典建築畫的作品,尤其郵票上起點的玫瑰堂,主教山及聖母像拼合了真實相片。我覺得花地瑪聖母像不但非常慈祥,最重要是最有代表及歷史性,直接用她的樣子更能突出象徵性及感染力,所以分別在小型張、首日封及郵票也加插一些真實相片及平面圖案在水彩畫上來描繪慶典的氛圍,郵票設計則特別選擇了虔誠祈禱的教徒及聖像為焦點作一個畫面上的對比,更為 「花地瑪聖母」 做了標誌及郵戳設計,帶出這慶典背後信徒參與讚美及敬仰聖母的重點意義及關係。
郵品設計與一般的藝術設計,有何分別呢?郵品設計需要特別的技巧嗎?
伍:郵品設計和一般設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它是一般人最容易負擔得起去收藏和擁有的迷你藝術品。首先由於需要方便郵寄處理的程序及不容有任何錯失,所以郵品的大小或文字資訊上的清晰度、設計格式、印刷技術上都有嚴格的規定。
郵票是其中最雅俗共賞的藝術及設計品,全球仍有很多集郵者期待收藏有特色及有紀念價值的郵票。要在細小的位置上描繪細緻且有特色風格、而又簡單帶出主題重點,讓一般市民也能明白及喜愛收藏,不但在構思上要花很多心思,在製作過程也要在藝術性及包含的構圖上的多與少作個平衡。
圖片也需要盡量高密度支援高質的印刷技術。而一般郵票印刷,尤其是需要加上特別印刷效果的設計,都是需要在外國專門技術的印刷公司製作。所以整套郵品由概念提交、設計過程到落實也需要緊密配合郵電局的核對、定稿、印刷期限等,才能按預期把最後完成這美麗的郵品,在發行日能讓大眾購買、收藏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