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貧窮兒童狀況研究調查結果
《澳門貧窮兒童狀況研究》由澳門明愛與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合作進行,澳門基金會資助。研究機構於1月28日在泉仁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舉行新聞發佈會,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陳錦棠副教授、吳耀輝高級講師介紹研究結果,並針對研究所得,提出開展兒童健康普查、加強兒童心理輔導、加強對單親及新來澳人士家庭的援助等建議。
澳門貧窮兒童的身體品質比非貧窮兒童為佳
由於澳門缺乏一個對「貧窮」或「貧窮兒童」的清晰定義,在多年來建立的福利服務網下,杜絕了「絕對貧窮」兒童的出現。為此,研究機構選取了以下三類家庭之2歲至12歲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領取援助金家庭、低收入家庭(家庭月收入不超出「社會融和計劃」限制)或領取「社會融和計劃」援助之家庭、使用「明糧坊短期食物補助服務」之家庭。研究同時採用問卷調查和焦點小組訪談的方式進行,包括抽取146個合資格樣本進行數據收集及資料分析,同時安排貧窮兒童焦點小組(15人)、非貧窮兒童焦點小組(6人)、貧窮兒童之家長焦點小組(15人)、非貧窮兒童之家長焦點小組(5人)推行深度訪談。此外,利用身體分析儀(BCA)進行身體質量測試,測試對象包括貧窮兒童134人、非貧窮兒童64人。
研究發現,在身體質量指標(BMI)方面,貧窮兒童組在正常值範圍有61.0%、偏高和偏低的分別有14.4%和16.4%;非貧窮兒童組在正常值範圍28.1%,偏高和偏低的分別有31.3%和40.6%。而其他健康指標,包括體重、體脂肪率、體脂肪量、肌肉量,貧窮兒童在正常值範圍的比例人數亦明顯高於非貧窮兒童組別,反映貧窮兒童的身體品質比非貧窮兒童為佳。
貧窮兒童較多來自單親家庭、新來澳人士家庭、有殘疾成員家庭
在貧窮兒童家庭個案中,單親家庭的佔了46.6%。除此以外,屬於新來澳人士家庭的佔個案數的24.6%,當中來澳門不足18個月的家庭有2.7%;而家庭有持雙程證成員佔11.0%。換句話說,澳門貧窮兒童家庭當中,有三成半是有新來澳或持雙程證家庭成員。此外,家庭成員當中有殘疾人士的貧窮兒童佔17.1%,反映「因殘致貧」,這句話可能在澳門的貧窮兒童家庭也應用得上。
六成貧窮兒童具有控制自己情緒能力
60.3%兒童是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26.7%的兒童缺乏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其餘為不能評定。有75.3%個案在遇困難時會向別人傾訴;日常願意主動與人接觸或溝通的佔78.1%,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意見的佔79.5%,經常與朋友一起活動的佔74.0%。
親子關係負面因素與貧窮兒童在校內被排擠或被欺淩現象具相關性
研究發現,63.7%的家長會經常批評子女,41.1%的家長曾體罰/嚴厲責駡子女,27.4%的家長會經常獨留子女在家(包括因工作、無人照顧等原因),2.1%的家長甚至曾虐待子女(包括肢體及精神虐待)。此外,有一成家長有不良習慣,例如酗酒、濫藥、犯罪、嗜賭。而上述五個「負面因子」之間有共生現象,當一個「負面因子」出現,其他4個「負面因子」會同時出現。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研究同時發現,校內有被排斥或被欺凌的個案佔8.2%,而這些個案跟親子關係跟家長曾虐待子女、家長曾體罰/嚴厲責駡子女、家長經常批評子女這三個負因素會同步出現。
近三成貧窮兒童有網絡成癮傾向
受訪個案中,普遍喜歡上學的有78.8%,79.5%在學習遇到困難會主動求助,71.2%能獨立作出決定,67.8%是願意嘗試解決學習上的困難,54.1%的個案對問題、學習及任務有良好的專注,53.4%個案有定立目標及按計劃執行的能力,另有61.6%的樣本個案有定期參加不同活動,有運動習慣的有52.7%。但另一方面,有網絡成癮的傾向的有28.1%。
深化兒童的身心健康促進
研究反映澳門一般兒童的體質情況並不理想,為此,澳門明愛建議,政府開展兒童健康檢查,制定兒童健康政策,及與辦學團體在中、小學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食物健康、均衡飲食等常識,同時要讓家長意識到其孩子可能面臨的健康危機,及早改善。
另一方面,面對網絡成癮及校內有被排斥或被欺凌的問題,明愛建議加強專業心理輔導,協助這些個案。同時,建議加強教育界及社服界人員,及早識別和觀察親子關係及親職能力的五個「危機因素」,當發現兒童有上述五種情況之一出現,教育界和社會界需要密切留意和跟進,及早預防和干預家庭暴力的出現。
加強對單親、新來澳人士家庭、有殘疾人士的援助
單親家庭、新來澳人士家庭、有殘疾成員家庭的較容易導致有貧窮兒童情況出現,為此,明愛建議除了優化上述類別家庭的支援外,同時加強婚姻輔導工作,減少單親家庭出現。另一方面,建議加強家庭財務管理教育,促進有效的家庭理財。
明愛亦建議未來特區政府可考慮展開大型的貧窮兒童普查,進一步瞭解和掌握澳門貧窮兒童的狀況,並跟進他們的全人發展趨勢。
澳門明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