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徐光啟的靈修生活】(7) 徐光啟對教會的奉獻(下)

文:段春生神父

通常徐光啟「為富人提供幫助,理所應當地獲得一定量的財富上的收益,他便將這些收益用於幫助窮人,一年下來,若還有剩餘,他便交給教堂,讓教會分攤給類似的窮人。他不僅給予他家鄉的人以慷慨和慈悲,而且對外地的教徒也一樣慈善,特別是在上次教難期間,他曾為被關押的囚徒布施,而凡是有關教會的事,儘管有危險,他都盡力提供幫助,就像這些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一樣。」

他對教會事務密切關注,給予好的建議,幫助教會發展。他編撰和修訂了很多著作,藉此推動教會進一步發展壯大。他經常用自己的錢出書,並在帝國內傳播這些書,以便讓所有人都對教會的教義和真理有所認識。

徐光啟不僅對於教會非常慷慨捐助,接濟窮人。而且在國家危難之時,他不僅沒有利用職權中飽私囊,而且還掏出自己的錢捐獻給國家。如他負責「練兵通州時,部議廩札諸費,視察撫例辭十分之一,迨事竣而所餘廩給,若操賞,若捐助,暨皇賞共一萬六千餘兩,悉奏還各庫,無染指;反以延綏兵故行糧乏而嘩,文定自捐俸金四百餘兩犒之。而前後所造銃式,及屢遭車式台式數百金,開局條歷寔備,又日周其不給,不下數百金,而捐己奉公又如此。」難怪他的兒子徐驥慨嘆:「文定利於己者無一不讓諸人,利於國者無一不任之己。」至此,我們就明白了徐光啟為何臨終之際,「囊無餘資」,以及他所有資財的用途了。稱他是「國家的棟樑,教會的柱石」,一點不為過。

被教宗譽為「中國教會婦女的模範」的徐光孫女徐甘第大,在祖父徐光虔誠信仰生活的感召下,對中國初期教會的發展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徐甘第大是徐光啟之子徐驥的二女兒,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卒於清康熙十九年(1688年)。 在中國天主教歷史上眾多傑出的女性中,徐甘地大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正如他的祖父徐光啟是「中國天主教會發展史上傑出的非神職男性一樣,她算得上是中國天主教非神職女性的首領。早年守寡的她,將一生的絕大部分精力用於促進天主教事業。她堪稱是潘國光背後有力的支持者。正是她,為潘國光在他服務之區域的官員們中贏得了好印象。潘國光留下的一百三十五座教堂和小禮拜堂中,大多數之所以能夠建成,是出自她的慷慨捐助。」多年後,教宗比約十一世把她視為中華公教進行會的楷模。這位女子嚴格遵循已被普遍接受的教理,並廣行善事,她確實可以被視為中國教會之母。 她去世以後也獲得極大的殊榮,耶穌會總會長要求全世界每一個耶穌會士為徐甘地大做三台彌撒。

徐光啟一生為教會的奉獻究竟有多大誰也不知道。對此利瑪竇曾感慨地說:「真難說清楚這個人(徐光啟)對於基督教事業是多麼巨大的一筆財富。」於是,在1615年11月15日至1616年1月26日,耶穌會在羅馬召開的第七次全體會議中,囑咐在中國的傳教士,遇有疑難之事,應由徐光啟來決斷。這種榮譽,在耶穌會歷史是一個異數,可能是唯一一個例子。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