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我們原是天主的助手,你們是天主的莊田,是天主的建築物」(格前3:9)。專欄名為《天主的莊田》,旨在把莊田(即是竹灣聖若瑟靜修院)的靈修寶藏與讀者分享。
Year: 2020
【速食神學】(110)為甚麼禮儀需要外在的標記和象徵?
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為甚麼一個人不能只用心靈朝拜?為甚麼我們在禮儀中需要使用外在的標記和動作? 人由身體和靈魂組成。他不是,猶如一些哲學家所想的,被囚禁在體內的靈魂。身體是人存有的一部分。再者,人所做的一切中,身體都以某種方式參與其中,那管是洞悉他以外的現實(input),或表達他的感覺和思想(output)。《天主教教理》第1146點解釋說:(1)「人既是肉身的和精神的存有,所以人要透過物質的標記與象徵,來表達和洞悉精神的事物」。
狄素珊修女安息主懷 畢生服務澳門弱勢婦女
(本報訊)善牧會狄素珊修女(Sister Juliana Susanne Devoy, RGS)上週中風昏迷,延至週一(14日)早上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安詳離世,享年83歲。狄修女生前致力爭取及保護婦女權益,更為澳門《家暴法》立法工作、打擊人口販賣付出而努力,畢生為弱勢婦女權益奉獻。
宗座聖赦院頒布法令 規定獲得「大聖若瑟年」大赦的方式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於12月8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父親的心腸》(Patris corde)宗座牧函,以紀念真福庇護九世宣布大聖若瑟為普世教會主保150週年。教宗在牧函中欽定,從今年12月8日至2021年12月8日為特別的「大聖若瑟年」。在公布宗座牧函的同時,宗座聖赦院頒發了由院長皮亞琴扎(Mauro Piacenza)樞機簽署的宗座大赦法令。法令指出根據教宗的意願頒布全大赦,領受大赦的條件是:辦告解領受修和聖事,領聖體並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禱。
【向日葵之歌】主是我的光明
文:羅芷芬 冬天珊珊來遲,到將臨期第一主日才有冬天的感覺。中午時份的陽光特別温暖,我穿上薄薄的厚衣,飯後漫步,享受着大自然的默觀行。
青年修和聖事圓滿結束 利用桌遊感受修和聖事的恩寵
(本報訊)由天主教澳門教區青年年籌備委員會(下稱籌委會)主辦的「2020年青年修和聖事」已在12月12日(六)下午三時於青洲聖十字架小堂順利完成。當天參加者透過桌遊、朝拜聖體及修和聖事,在將臨期中更新身心靈,使之與天主的關係更接近,準備迎接小耶穌的誕生。
利瑪竇65週年校慶晚宴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於12月5日(星期六)晚上,於校內禮堂舉辦65週年校慶晚宴,筵開三十多席。除邀請學校恩人、榮休教師和合作單位代表出席外,更榮邀教育暨青年局老柏生局長、利氏學社副社長杜哲磊神父、耶穌會院長傅南渡神父、郭春慶神父、杜嘉豪修士、校監呂碩基神父、校牧陳俊偉神父及校董黃彪校長出席。 適逢學校65週年校慶,該校校友會也於晚宴上舉行新一屆理監事就職禮。新一屆校友會會長吳志輝校友在張慧玲校長監誓下,帶領新一屆理監事宣讀誓詞,正式就任。晚宴上除了師生表演外,現場更設有大抽獎,氣氛熱鬧。
皈依的恩典
文:保祿一位新教友 原定今年復活節前夕舉行的入門聖事,因疫情關係,延至基督君王節舉行。今天我終於在望廈聖方濟各堂領受入門聖事,成為天父的兒子,是何等光榮呢!
利瑪竇、海星65周年聯合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耶穌會澳門兩所學校──利瑪竇中學及海星中學,皆以12月8日聖母無原罪節作為校慶紀念日,該兩校已於2020年12月5日下午於利瑪竇中學禮堂,舉行65周年校慶聯合感恩聖祭,由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除兩校全體教職員工及高三學生外,出席嘉賓還包括:教育暨青年局梁慧琪副局長、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何家輝神父、中華教育會陳志君副理事長、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神父、利氏學社副社長杜哲磊神父、耶穌會澳門會院院長傅南渡神父、郭春慶神父、趙儀文神父、杜嘉豪修士、利瑪竇中學校監呂碩基神父、校牧陳俊偉神父及本澳各校負責人及代表,一同出席分享兩校周年慶的喜悅,同頌主恩,共沾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