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Marco Carvalho
譯:寓風
耶穌會的神父還未抵達中國以前,約一千年前之唐朝時期,首批來自敘利亞的傳教士定居都城長安(即現時的西安),並宣講了「景教」。「景教」曾被視為是奈斯多利派(Nestorianism)異端的前驅,但此說不能概括定論;不過,能確實的一點是,這批隱修士的確將天主聖父(天尊)與默西亞(彌施訶)的名,帶進了中華大地。金邦尼傳教士歐衛道神父(Fr. Aguilar Sánchez Victor Manuel)的博士論文,便是以「景教」作起點,他的論文《序聽迷詩所經及一神論》【註1】更獲羅馬宗座額我略大學「最出色神學博士論文大獎(Bellarmino Award)」的殊榮。這位來自哥斯達黎加的傳教士接受《號角報》訪問,本報將一連兩週刊載他分享對「景教」之研究。
您的博士學位論文著重於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首批天主教團體踏足中國。奈斯多利派追隨者是誰?我們談的是初期的教會,也是在某程度上持不同意見的教會……
如今,我們不再稱他們為奈斯多利教會了。我們稱之為東方教會,源於安提約基亞的團體。初時,該教會有不同的首牧區,分別位於亞歷山大、安提約基、耶路撒冷、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他們其中一個首牧區——安提約基,在某時期再向東發展。這些傳教士建立了一些在基督宗教的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地方,例如厄特色(Edessa)和Nissibe,這些都是初期教會擴展之地,而他們在安提約基亞亦緊隨三個重要的東方教父,包括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若(Theodore of Mopsuestia)、塔爾索的狄奧多(Diodore of Tarsus)和君士坦丁堡的奈斯多利(Nestorius)。奈斯多利於431年在厄弗所大公會議【註2】中受到譴責。及後,奈斯多利不再與教會合一,並成為一種教派。當然,任何遭譴責的教派始創者,都會對大公教會存有一定的偏見。然後,奈斯多利教派發展到亞洲:首先是波斯,到了七世紀傳遍波斯境內,然後是印度,最後來到中國,在635年到達長安(即今天的西安)。
誰是最早到達中國的基督徒?我們對此沒有太多相關的資訊。關於他們的主要文件之一,就是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註3】。
實際上,他們是隱修士,讓我繼續我之前說的。東方教會一些長老對奈斯多利的思想作出改革,而我們現有的文獻(即我論文所依據的手稿)中,都沒有奈斯多利思想的痕跡。「奈斯多利」這名字是無疑一個異端,但這些文獻傾向似是加采東(Chalcedonian)【註4】的。我是指,文獻內容完全符合主流教會的信仰。這批基督徒是從敘利亞來到中國的隱修士,他們在唐太宗稱帝期間抵達的,而那時的中國向外國人頗為開放。當時的唐朝已有佛教徒、祆教(又名拜火教)徒,以及此「景教」徒;而「景教」【註5】又有「光的宗教」的稱謂,因「景」字有光明之意。這些名稱都是在當時中國眾所周知的,而他們不被認定為基督徒,而最重要的是,他們與佛教僧侶合作,而這些傳教士所傳達的訊息亦非常本地化的,因為他們所使用的方式具有佛教背景,而這正是我在論文中提出的要素。
那時,他們有哪些影響?他們有沒有成功地令人皈依呢?
我不能說他們[將景教教導]傳遍整個國家的人口。而實際上,數字從未增長至成為一個團體。 兩個世紀後(845年),頒布了「鎮壓令」【註6】,事實上,所有外國宗教都被驅逐離開中國,當中包括:袄教教徒、佛教徒,以及景教的成員。然後,他們不得不隱藏起來,而在某些地方,他們完全消失了。
主流基督宗教(容我這樣稱呼),在四百多年後,由方濟各會士傳到中國。[景教]這首個基督徒團體留下了怎麼樣的遺產給這批傳教士呢?
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方濟各會之前,在馬可.孛羅(Marco Polo,1254-1324)與中國人做生意的時候,當時的中國還是元朝,馬可.孛羅的同伴發現有些人的額頭上有類似十字架的記號。他問自己:「這些人為何有此記號?這是基督徒的象徵嗎?」他們在某些地方發現的石頭,也有這種十字架的模樣。他們開始又問:「他們為何有基督宗教的標記呢?」當時不是很多人知道基督宗教於中國的出現。方濟會意大利籍傳教士若望.孟德高維諾(John of Montecorvino)及他的方濟各會兄弟(和及後的耶穌會及道明會傳教士)是最先到達中國的。當馬可.孛羅到達中國,是第一個注意到這些標記的人,這暗示着基督宗教可能在更早之前於中國出現。許多歐洲人開始提出這問題,但沒有證據。洞察到這存在,最早可追溯到1628年,即是當著名的景教碑在西安城西的崇仁寺(又稱金勝寺)被發現。發現時與其他石碑一同埋在一起。耶穌會士曾德昭(Álvaro Semedo)【註7】是首個看到該石碑的歐洲人,更是首個指出石碑內容並非佛教的(因為與其他佛教石碑一同被發現),他是首個指出內容屬基督宗教的人。然後,由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同年完成翻譯,於法國出版,歐洲發行。最初翻譯的是拉丁文,並自此引起人們的研究興趣。但該石碑是唯一遺留下來的石碑,而且是歷史文獻,直至1908年或1909年,我們才發現其他。當時,一些探險家在甘肅省敦煌的石窟中發現了大量宋朝手抄本、佛教手稿。他們從中也找到了我在論文中探討的手稿。
你指出,這些景教隱修士在傳教的方式中,含有佛教的背景。這因素有多重要?這恰似證明,從一開始就存在這種文化適應(inculturation),需要理解對方,並嘗試透過對方的文化來接觸他們。
確是有合作的。佛教徒當時於中國可能已存在了二、三百年。有些佛教僧侶擁有中文的知識,他們有些自己是中國人。而景教的傳教士來自敘利亞,他們對中國毫不認識。實際上,他們(僧侶)幫助這些傳教士把經文翻譯成中文。這些類別本質上都帶有佛教的味道,例如:「天主聖名」被稱為「天尊」;「耶穌」被稱為「世尊」(世界的神)或「移鼠」;「聖神」則被稱為「涼風」或「大慈風」,這些概念都含有佛教的背景,還有許多的例子的……
待續
【註譯】
1、《序聽迷詩所經》及《一神論》乃「景教」的教義經典。前者著於641年(貞觀15年),發現於敦煌石室,現存於日本。後者撰於641至642年之間,由三部份組成。
2、厄弗所大公會議的緣起是一場有關聖母天主之母的爭論。爭論環繞著兩位宗主教,即君士坦丁堡的奈斯多利和亞歷山大的濟利祿(Cyril of Alexandria)而展開。奈斯多利反對天主之母這個稱號,他認為我們應該分清耶穌天主的一面和人的一面;瑪利亞所生的是耶穌人性的一面,所以瑪利亞應該稱為「基督之母」或「人之母」,而不是「天主之母」。濟利祿反對這種說法,他的理由很簡單:瑪利亞有權被稱作天主之母,因為基督耶穌就是天主。(神學辭典)
3、636年景教士阿羅本(Alopen)載經典抵長安,太宗尊崇,立景教。781年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於長安。從七到十世紀發展出極可觀的景教團體。(神學辭典)
4、加采東大公會議是教會歷史中第四次大公會議,451年10月8日至31日在加采東舉行。
5、原稱「波斯經教」、「大秦教」,後改名為「景教」
6、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信奉道教的武宗李炎,實行「毀佛」(滅佛)政策,令僧侶還俗,連帶波及景教受楚,名為「會昌滅法」。
7、曾德昭(Álvaro Semedo,1586-1658)字繼元,原名謝務祿。葡萄牙尼札(Niza)人。1613年入華,傳教金陵,南京教案後於1616年被驅至澳門,繼在聖保祿學院任教(1617-1620)。1620年改用曾德昭名再入內地傳教,初居江西,繼赴江南、浙江。最後到西安,發現「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將其譯為拉丁文,轟動歐洲。 (澳門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