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信德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據全球調查,對大多數信徒來說,這次隔離或強制檢疫的時間,正好給大家一個對生命及信仰反省的機會;這是一個自省和反思的時間:我是誰?我正往哪裡去?我生命裏有甚麼是必須的、甚麼是無足輕重的?我的優先事項又是甚麼呢?我是否應該為我的死亡策劃一下呢? 

我們信德的願景

我們是公民亦是基督徒。身為公民便應做個好市民,這是我們的人性和信德之基本要求(參照伯多祿前書2:11-17)。作為好市民,我們便應遵守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具體規範,並努力尊重所有人、大家肩負共同責任、態度要謙虛、公正,對飽受苦難的人表示支持和感謝。我們是基督徒,相信天主是我們的父,所有人都是祂的孩子。從基督宗教的角度來看,人與宗教的團結是從愛近人的行為中,明確地表達出來,也完美地體現了正義。休戚相關的態度會在弟兄之誼中得以昇華;而弟兄之誼能在父子關係中昇華:我們都是天主的兒女,彼此也就是主的兄弟姐妹

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和我們共同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人,他們伴隨着受感染的病患者及他們的家人,一起與痛苦和死亡鬥爭。我們特別感謝以下在前線與新冠肺炎抗爭的人:醫護專業人員、各民政部門、義工、警察、每日工作人員和清道夫等等。很高興聽到某些國家的堂區,會在中午響起鐘聲,以表示對所有前線工作的英雄,為那些受新冠肺炎感染者所付出的努力,作深切的感謝。  

除了剛才提過的,我們也想加上在前線工作的司鐸們、修士和修女們,他們通過人性化及神修去幫助受感染者及其家人、為逝世的人祈禱,但在過程中,不免偶爾會屈服於可怕的新冠肺炎。

還有不少位來自非政府機構的義工,為了慈善工作,他們的努力也值得表揚。當然我們不得不提教會的慈善和社會服務組織——明愛、世界各地數千個天主教教區的信友們,都會日以繼夜地為他們的堂區、家庭、安老院和各地的貧民窟工作。

要懂得感恩,便需要效法他人的慷慨,自己才懂得慷慨;所以,我們都需要效法天主的憐憫。作為基督徒的,我們都相信天主對所有人都是無限慈悲,特別是對那些最脆弱的、生病的、被遺棄的、貧窮的和所有生命處於邊緣的人。就新冠肺炎而言,最脆弱的自然是長者、殘疾人士和窮人,他們在教會,都是備受耶穌的信眾們所關注的。當醫護資源來得稀缺時,取決使用深切治療病房(ICU)或呼吸機等等的優先權,分配重點不應是年齡——他是否已年邁——而是感染者的患病前景。我們堅決認為,這種配給稀缺資源的取捨,應該是在別無他法下的最後選擇。

作為基督徒,在正義和慈愛的前提下,我們深表感恩;但同時對政府當局和政治人物,也會持批評的態度,他們似乎是為了個人和黨派的利益和意識形態,而不是為大眾利益而工作。信德能促使我們向當局提供重要的合作

作為篤信天主及來世生命的信徒,我們是相信希望的。我們用接受現實和祈望的心面對新冠肺炎。跟隨耶穌的應當充滿希望,望德是堅忍的(參照羅馬書5:3-5;雅各伯書1:2-4),當落在各種試探——尤其受苦難與死亡的考驗——人便能生忍耐。堅忍這德行來自樞德中的勇敢或剛毅,是種美德、好習慣,令我們能以平靜與安寧的態度,坦然接受生活的艱辛。基督徒「追隨貧窮、謙遜、背負十字架的基督,期望將來可參與祂的光榮」(梵二,《教會》教義憲章41)。堅忍這德性能協助我們應付恐懼、憤怒、焦慮和急性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苦難與死亡

天主是與我們一起承受痛苦:「基督不要痛苦;祂會和你分享」(馬丁.德斯卡爾,J. L. Martin Descalzo)。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主,特別伴隨遭受苦難的人,給他們力量,令他們的痛苦和悲傷化成愛的創傷:「基督也為你們受了苦,給你們留下了榜樣……因他的創傷而獲得了痊愈」(伯多祿前書2:21、24)。基督信徒的十字架是希望十字架,它指向基督的復活——我們的復活;亞歷山大的克萊孟(Clement of Alexandria)曾說過:「通過祂自己的死亡和復活,耶穌把日落變成了日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戲劇性地令我們體會到,人總是要死的。有兩句拉丁名言:「Memento mori ,勿忘你終有一死」;「Nemini parco,無一倖免」。這兩句都是提醒我們,死亡是必然的,更在所有通訊媒體中不斷迴響。對我們基督徒和許多其他信徒來說,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語,而是生命的一部分。結語是愛——天主的愛——它滲透我們在世生命的望德和信德。

就如苦難,如果我們能藉着父的光榮,能與衪相似的從死中復活,捨命也能救贖世人(參照羅馬書6:3-5)。這新型冠狀病毒仍繼續肆虐,做成千千萬萬的死亡個案。這黑暗的局面可以幫助我們接受自己的死亡,從而幫助其他人去接受他們的死亡。「求你教導我們詳數年歲,使我們達到內心的智慧」(聖詠集90:1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懲罰、禱告

這新冠肺炎是天主給我們的懲罰嗎?沒有人能說新冠肺炎是天主的懲罰,除非天主向他或她啟示過。耶穌是天主的慈悲聖容,我們作為衪的信徒,沒可能把新冠肺炎疫情演繹成全球集體的懲罰。況且,在這次新冠肺炎中離世的,大多數不是好人嗎?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比前一代更有罪嗎? 我記得耶穌的話:「你們以為這些加里肋亞人(即比拉多把他們的血,與他們的祭品攙和在一起的),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亞人更有罪,纔遭此禍害嗎?或如史羅亞塔倒下,而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債更大嗎?不是的……」耶穌繼續說:「如果你們不悔改,你們都要同樣喪亡」(路加福音13:1-5)。就當這疫情可能是上天給我們的警告吧!就我個人而言,我會把它解釋為一個機會,叫我們再接再厲,努力成為一個好人和基督徒;作為耶穌的門徒,我相信在時間終結時,天主會做我的審判官。

天主,就如一個好爸爸,當我們犯錯的時候處罰我們——偶爾藥物處罰——希望我們能變得更好、更快樂:要悔改、要與祂及祂的一切受造物和解(參照格林多前書11:32;希伯來書12:5-11)。天主是最完美的爸爸,「充滿母愛的爸爸,祂的力量便是慈悲」(于爾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這新冠肺炎——就好像其他疫症或所有天災一樣——並非由天主指使,而是來自我們有限的本性,通常亦可能是因為我們濫用了自由及對受造物的律法缺乏尊重。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太完美的世界,天主創造了世界,「在過程中邁向它最終的完美」 (CCC 310)。

儘管如此,我還必須補充一點:無限仁慈和全能的天主與邪惡的關係,特別是無辜者的痛苦,是由天主子耶穌為信眾揭開的一個奧秘,祂為了普世的救恩,死在十字架上,但祂仍會一路上陪伴着我們,尤其是在苦難時;在這災害的過程中也沒例外。「自天主子甘願承擔我們的罪,傷痛和苦難已絕不是祂的懲罰或詛咒;天主是我們的盟友,並不是病毒的盟友」[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於聖伯多祿大教堂,2020年4月10日,耶穌受難日]。 

這新冠病毒本身就是所有人都想殲滅的邪惡,作為人類和基督徒,我們應趁這時機,好好去反省我們生命的意義,把我們的優先事項、脆弱性、自私心、對環境的態度等,重新配對。這默想能令我們醒悟:是時候悔改,是時候與天主、大家和受造物修好。

要找出痛苦的意義和祈求天主的醫治,我們必須禱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基督徒必須的態度便是祈禱:為所有人祈禱,特別是因新冠肺炎影響的人祈禱。「天主,求你保祐我,因為我只投靠你」(聖詠集16:1)。教宗方濟各正帶領着我們,如何以耶穌基督徒的身份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教宗方濟各今年3月27日改在空無一人的聖伯多祿大教堂發表「致全羅馬城及全球」(Urbi et Orbi)祝福及聖體降福,實在令人驚訝:如此簡單、如此虔誠、如此感人!4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為所有從政的男女及政黨祈禱:「但願在這疫情時刻,他們能同心協力尋求國家福祉,而非黨派利益。」 一如既往,這疫情將會過去,如果明天我們實踐今天所學到的知識,明天會更好:我們會更齊心,與受苦的更團結,對自己生命和死亡的脆弱更明瞭,對生命更尊重。對天主的信友而言,天主是生與死的主宰,愛我者莫若天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