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古巴聖地亞哥總教區慶祝創立公報30週年,教宗親筆致函祝賀

(梵蒂岡新聞網訊)古巴聖地亞哥總教區的公報最近幾天慶祝出版和報導當地教會傳教活動滿30週年。教宗方濟各上週三(5月27日)向《旅途中的教會》公報特致親筆賀函,並為公報的存在感謝天主。

教宗在賀函中,為公報的存在感謝天主,並降福公報編輯者在過去的30年中所做的一切。與此同時,教宗表示在精神上關懷公報的所有合作者,祈求上主賞報那些致力於支持該刊物和為它作出貢獻的人。

據拉丁美洲委員會(Celam)網站上的消息稱,《旅途中的教會》公報目前刊出第216期,它「使人們感受到教會的『脈搏』,無論是在喜樂還是痛苦中,教會都一直在前行,忠實於她宣講和傳播福音的使命。」

教宗的這個賀函答覆了一個特殊的要求:5月24日,世界社會傳播日之際,《旅途中的教會》公報負責人瑪利亞·洛佩斯(Maria Caridad Lopez Campistrous)寫信給教宗,請他給予這公報一個特殊的降福。教宗即刻接納了這一請求。洛佩斯稱該公報是「很多人透過教會和當地的媒體為教會服務的榜樣,這些媒體將宣揚福音帶入新聞界。」

教宗降福一輛為無家可歸者服務的救護車

(梵蒂岡新聞網)5月31日五旬節主日當天,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禮彌撒前降福了一輛為羅馬貧困者服務的救護車。教宗賑濟所的公告稱,教宗把這輛救護車委托給該機構,旨在幫助「最貧困者,尤其是無家可歸者。他們在街上生活,並在梵蒂岡附近尋找庇護所或在羅馬尋找臨時庇護所。」

教宗賑濟所在公告中也提到一位名叫瓦倫蒂尼(Modesta Valenti)的無家可歸者的悲慘故事。當時是1983年的1月31日,這位老年婦人在羅馬中央車站附近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夜晚後感到身體不適。一些路人叫了救護車,但是由於她的衛生條件差而拒絕給她提供幫助。四個小時過去了,幾家醫院拒絕對她負責,而瓦倫蒂尼就在地上繼續忍受痛苦。後來,在救護車終於抵達時,瓦倫蒂尼已離開人世。

教宗降福的這輛救護車屬於梵蒂岡的救護車隊,掛有梵蒂岡城國的牌照。該救護車專門用來為最貧困者提供服務。在此之前,有「流動診所」,主要為羅馬郊區最貧窮和最邊緣化的人提供治療。除此之外,按照教宗的意願,教宗賑濟所還在聖伯多祿廣場柱廊下為無家可歸者和無法得到醫療照顧的人開設了一間新的診所,該診所名為「慈悲之母診所」。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而封城的這幾個月裡,這間診所一直對外開放。

梵蒂岡博物館重新開館

(梵蒂岡新聞網訊)梵蒂岡博物館在關門長達80天後,週一(1日)正式重新開門迎接訪客。教宗博物館館長亞塔女士表示,在這歡喜的日子裡,1600名訪客把握千載難逢的良機,「欣賞這些曠世巨作,而不必像過去幾年那樣寸步難行」。未來幾天也有不少訪客預約參訪,梵蒂岡花園和岡道爾夫堡夏宮不日也將開放參觀。

亞塔館長指出,旅遊解禁後的「第一階段將是個格外特別的時刻,訪客得以悠閒自在地參觀博物館。為遵守衛生規範,團體人數不能超過10人,因此參訪者有機會以真正獨特的方式享受這些世界級的收藏品。至今只有少數獲得特殊授權的人能如此參觀,因為過去幾年,人山人海的參訪民眾雖然有幸分享這些傑作,卻無法悠哉地細細品嘗。光是這點就值得一訪,再加上梵蒂岡花園,以及岡道爾夫堡夏宮的花園和宗座大樓未來幾天將再次對外開放參觀,這一切將是羅馬及意大利居民今年夏天的盛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