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學校11月23日將舉行《非一般的慈善嘉年華》籌款活動 (本報訊)聖家學校將於11月23日(星期日)上午9時30分至4時30分,在該校操場舉行一年一度的「非一般的慈善嘉年華」,為該校的感恩助學計劃籌款。 聖家學校感恩助學計劃緣起於2007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經過道明會神父介紹,得知雲南省紅坡頭長坡腳苗族村莊缺水缺電,而孩子亦因此只能在露天地方上課的情況後,本校師生、家長很快就捐助了澳門幣十萬元善款,為當地蓋了一座蓄水窖及課室。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在未來的兩篇特稿,我將談談[人的胚胎的尊嚴與權利]。我會在這第一篇,嘗試解答:人的胚胎的本體地位和他/她的尊嚴。 人的胚胎 從生物學和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早期胚胎的本體地位是什麼?通過人的最初八星期的發展階段,他/她已被稱為人的胚胎。他/她的生命始於受精或受孕:當擁有23條染色體的精子核細胞和同樣擁有23條染色體的卵細胞融合一起,形成受精卵(擁有46條染色體的單一細胞),具備獨特的遺傳繼承物……獨特的人類基因組,都不同於其母親或父親的。就如Kevin O’Rourke 神父所說:「當受精卵(zygote)在受精的那一刻,他不是有作為人的潛力,但是一個有潛力的人。」Jacques Berthelet主教説得更直接:「胚胎就是我們中的一員。」受精卵(zygote)已再不是[某物],應稱為[某人]。在他/她的生物學維度而言,人的胚胎不僅是一叢細胞,而是一種人類物種的新生物機體,這人正開始了他/她的發展階段——向前進發。
迪博主教獲任命為里昂總教區宗座署理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任命了法國埃夫里教區榮休主教迪博(Michel Dubost)為里昂總教區主教在位期間的宗座署理。迪博主教於1942年4月15日出生在摩洛哥薩菲,1967年5月25日晉鐸,1989年晉牧,從2000年至2017年領導埃夫里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