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仁愛和慷慨是十九世紀最迷人的一面。是在那政治動盪年代(Years of Lead)、困難重重和貧窮、病痛、飢餓及戰爭的年代中,教會帶來無窮安慰,亦是教會為那一切艱苦提供了無限創意的答案。如果意識形態及理論的對抗中得到的成效很少,徒令傷痕累累,那麼教會帶來的答案卻是實用和積極的,展示出教會的創意及果斷,減輕苦難及尊重人的價值。教會從未如此快速尋找出解決的方法,並超越了提出問題及討論的時間。就算信友減少了,教會亦會自我革新及創造力量來應付社會出現的貧窮以及社會的進步。
澳門教區慈悲禧年籌委會將於明年2016年7月28日至8月11日舉辦「花地瑪、聖地牙哥、露德」15天朝聖團。因有不少教友查詢有關是次朝聖活動之內容及報名事宜,籌委會定於本年11月21日(星期六) 下午2:00至3:00假主教公署進行一次「慈悲禧年朝聖活動講解會」。目的為解釋是次朝聖的安排、報名及參加者要求等事項。同時亦希望藉此講解會收集各位的意見。誠邀有意報名參加慈悲禧年澳門
(羅馬主場訊)今時今日,忠誠可以隨時流逝,獻身生活面對的危機,在家庭中同樣遇上。羅格斯總主教就此申明,描述了教會現實的景況:「修道男女放棄獻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