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聖神解開我們心靈的枷鎖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0月30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宗徒大事錄》記述保祿和息拉來到馬其頓傳教的事跡為當天要理講授的主題(宗16:9-34)。教宗強調,「聖神是教會傳教使命的主角,祂引領福傳者的行程,為他們指明應走的道路」。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一神宗教贊同姑息治療,反對安樂死和協助自殺

(梵蒂岡新聞網訊)30位亞巴郎一神宗教(Abrahamic monotheistic religions)的代表週一(28日)在梵蒂岡簽署聯合聲明,呼籲維護臨終患者的生命尊嚴,堅決反對安樂死和協助自殺行為 聲明中提到:「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安樂死,即直接、故意和有計劃地奪取生命的行為,反對醫生協助的自殺行為,因為它們在根本上相反人類生命不可剝奪的價值,因此在本質與後果,倫理與宗教上都是錯誤的,應無一例外地被禁止。」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 第四十三章:重洗教派

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十六世紀的新教改革派領䄂中以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為最著名。不過,這改革代表着社會及歷史的過程,多於對神學的修改。而沒那麼出名的人物,如閔采爾後(Thomas Muntzer, 1490-1525),更能讓我們明瞭改革所表現出的其他面貌,如近代早期封建世界的社會及政治改變。重洗派(Anabaptist)是以閔采爾為中心的宗教及社會運動,是比其他改革派來得更極端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互相接納並彼此服務 舉目向天仍腳踏實地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天主(所關注)的事,正正就是人(所關注)的事。即使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甚或別人)是個罪人時,他務必想起《聖經》中這一句:「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則18:23)。天主熱愛祂所創造的萬物。祂並不切望失去任何東西。因此,祂努力不懈地嘗試尋回人類,儘管他們因為天主給予他們的自由而離開了祂。即使天主懲罰罪人,也不過是為了教育的目的:要使罪人明白到他們確實犯了罪,並嘗試使他們回頭改過(見今天讀經一)。更重要的是,當那罪人準備回到天主那裏時,他會嚇然發現,天主早已轉面向着他,等着歡迎他回來(路5:21;15:20)。在寬恕成事時,天主的意願——找回喪失了的(見路15:4-10, 32;19:10)——與人類的利益——尋求天父(路15:18)合而為一。罪人對天主的愛——即懺悔——與天主對人類的愛——寬恕——彼此交融(見路7:36—8:3;本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這就在稅吏匝凱身上發生。【就好像是今天福音這一幕的前菜一樣,在上主日福音中我們聽過了〈法利塞人與稅吏的比喻〉】。為了見一見耶穌,匝凱爬到樹上去。原因也許有二:一方面,他身材細小;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一如耶穌來是為找尋所有罪人—所有稅吏,祂也要尋找匝凱。就這樣,他們二人相遇了。耶穌讓自己為罪人所接納!(Jesus makes himself accpeted/welcomed by the sinner!;見19:6)。耶穌與他所建立的友誼,我們可以從他們同枱食飯(table fellowship)中看出來。而匝凱對這份友情的回應,就是把他曾不實地收取的四倍奉還,並把他財產的一半分施給窮人。這一天,人子尋找到並拯救了一個迷失的人(參路19:10)。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9: 1-10 ,「人子來,是為了尋找並拯救迷失了的人」 今天我們將繼續上一個主日的主題,探討天主對罪人的態度。耶穌經過一個名叫耶里哥的城市。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不僅是一位稅務員,而且還是稅吏長。他就好像現代的大毒梟一樣,利用上千人的生命,換得自己的富裕。匝凱想要親眼看看耶穌,但是因為個子小,在周圍擁擠的人群中,他無法看到耶穌。因此,儘管他是一個有身分地位的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爬上一棵樹,只為了看得更高更遠。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在生活中看到耶穌,是因為我們身邊都擠滿了和我們想法不同的人。想要清楚地看見耶穌,我們經常要遠離人群和承擔風險,承擔失去我們尊嚴的風險。想像一下匝凱的驚喜,當耶穌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耶穌對匝凱說得這些話是多麼得美妙阿!如果耶穌也對我們說話,那該有多好!在每一次的聖體聖事中,祂向我們發出邀請,希望可以進入我們的生命中。匝凱迅速地從樹上爬下,高興地歡迎耶穌進入他家。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54) 是甚麼導致倫理惡?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除了物質罪惡,世上還有倫理惡或罪。罪是出於那些擁有理智和意志的受造物的自由選擇:天使和人。 《天主教教理》第311點教導我們:「天使和人類,作為理性和自由的受造物,應該以自由的抉擇和高於一切的愛,走向他們終極的目標。因此,他們有誤入歧途的可能。事實上,他們確曾犯了罪。於是倫理的惡就進入了世界,就其嚴重性來說,它與物質的惡不能相比。無論直接或間接地,天主絕不是倫理惡的原因。不過,為了尊重受造物的自由,祂容許惡發生,並奇妙地從惡中引發出善:聖奧思定,《信望愛三德彙論》:『全能的天主……,因為祂是至善的,絕不容許任何惡存在於自己的工程中,除非祂有充分的能力和仁愛,足以從惡本身引出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