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與香港教區視聽中心上週六(10月26日)於澳門大會堂舉行《蘇丹與聖方濟——和平與修和的故事》電影欣賞會,邀請到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劉淑珍修女作電影導賞。
電影講述八百年前, 聖方濟.亞西西與埃及蘇丹(當時統治者)卡米爾在十字軍東征的血腥戰場上相遇的事跡。根據對這次重要會晤的最新學術研究,《蘇丹與聖方濟》講述了和平與修和的故事 : 在接近百年戰爭及猜忌的背景下,兩個懷着信德的人,攜手尋找互相尊重及共同的立場。劉修女指出,現今全球多個地方都正處於混亂當中,在這時刻回顧歷史並非懷舊,而是透過這些事蹟來從新審視歷史給予我們的啟示。
對於劇中描述聖方濟被穆斯林的祈禱方式所感動,並從而得到啟發,劉修女認為,雖然教友在祈禱時習慣於向天父祈求自己所需要的恩寵,這是一件好事,但我們更應在生活中的每一刻多注視天主,並在祈禱中讚美天主,特別讚美感謝祂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們的眷顧。
另外,劉修女亦提到透過劇中聖方濟及蘇丹的芳表,教導我們如何成為和平的工具。她指出現今世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會分「你」與「我」的隔閡;而無論聖方濟或蘇丹在信仰生活中,他們都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天主所創造的,每個生命都是來自天主,即使對方有所不同,都能稱對方為兄弟姊妹,並能從中看到天主的偉大奇工。同樣,當我們在每件事上都以天主的角度去看,就會容易接納對方、會想辦法與對方溝通,去了解兩者之間的不同,更能夠包容對方,讓對方在自己的生命中佔一席位。另外,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像天主,便能夠有力量去接納其他人。
劉修女亦談到透過聖方濟在劇中的情節,讓我們反省如何做好「福傳的工作」。她指出若我們著眼於「對方是否皈依相信天主」來定義「福傳的果效」,那麼,聖方濟在劇中的確未能做好「福傳的工作」。但她認為聖方濟能夠「走入人群」、並「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除了向眾人解釋「自己的信仰」外,最重要是「活出基督的教導」,讓未相信天主的朋友,能夠「透過我們的生命」看見「新的希望」與「新的生命」,而並非「死亡」;這才是真正「福傳的工作」。
活動最後由劉修女帶領觀眾以聖方濟「讚美天主」的祈禱結束是次電影欣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