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 第四十章:馬丁路德(III)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這是基督徒世界最大的改革。事實上,路德的改革是全世界宗教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但是很痛苦和四分五裂。沒了它,世界與現在是不一樣的,有了它,世界與從前又是不一樣。但並不是一切都是美好的,並非一切都一如所願。烏托邦與現實是有衝突的,不論是男女、組織、法律、國家、權力、經濟、小數族群等都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改革這枚美麗的金幣亦有不那麼光彩的另一面的。在十六世紀改革的年代,亦不是一切都是純改革的,不過,潘多麼拉的盒子已經被打開了。

「Cujus regio, ejus religio」這句拉丁文諺語是指「上有信者,下當隨之。」這對當時的路德改革十分貼切。事實上,「路德宗」教會可以擺脫了「羅馬的束縛」,因為它認為是這個枷鎖壓迫着基督徒的世界。不單在精神上還是世俗的事務上,教宗的權力都是這枷鎖最受人注視的一面。但是當人們解脫了這枷鎖之後,卻步進了另外的一些枷鎖,就是國王或土皇帝的控制,他們比羅馬來得更極權專制。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比馬丁路德更早以前已說過:我們意大利人比其他民族更沒有信仰和更腐敗,因為教會及它的代理人給了我們更壞的榜樣。但是他並沒有指出改革派的基督徒經歷了新的痛苦體驗,改革新派統治的地區及國家出現的濫權及不擇手段。

後果

首先,我們不想在這裡詳談因改革而帶來的反對聲音及衝擊和負面的批評,只想說明一切並非如願地發生的事情。事實上,路德並不希望見到這樣的改革,因為概括而言,這次改革終究是墮入另外的一個枷鎖。

這改革的主要後果,是天主教與新教在神學上產生了分歧。馬丁路德的改革原只是精神方面,但演變為:他的追隨者成了反對羅馬教庭的叛逆者。俗世的君主取代了教宗,成為他領土上子民的最高權威。從改革中冒起的四分五裂的國家和教會証明了這一點。精神的權威是很重要的,而對很多俗世君王來說,這卻是一種針對他的障礙。因此,能在政治上控制新的國家教會,便能集中更大的權力。從羅馬而來的權力只是變成了一種外來的勢力。因為在西歐,政治局面已改觀。

除了與羅馬決裂以外,改革在宗教及哲學思想方面亦帶來了很大的衝擊。馬丁路德認為權威是來自聖經而非教會或教宗,這樣便把1500多年來的傳統砸破。這破碎的結果便是形成了很多命名基督的個體,而第一個便是路德宗(信義宗),隨後更是雨後春筍,遍地生長。到了今天,大約有三萬多個教會。然後,產生了另外的重要改革,如聖公會和加爾文主義,有關這點,我們將於稍後加以講述。同時亦因此引起了新舊教間的彼此迫害。這些迫害不單只是來自宗教裁判所,如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多路德派及其他教派的信徒受到殘酷的迫害,而在改革派控制的國家和地區,如瑞士等,亦發生了兇狠的大屠殺。在個別國家,如英國、德國,不相容事件更是兇殘和報復性的,在那兒,隱修院及修女會院被封閉,財產被充公,修士修女或平信徒被殺害。今天被認為是新的暴政。

另外的一個重要後果是天主教的改革,它不是直接的,且是已著手很久及受讚許的,但荊棘滿途。改革之中其一支派便是新教所產生的。而這次改革當中包含了很多著名人物,且已開始了多達一世紀之久,只是到了十六世紀才實現。很多人錯誤地稱之為「反改革」,當然這是從新教的角度來看的。但我們要說的是天主教的改革,而有關此點我們將於稍後再詳談。

另外的一個不祥及毁滅性的後果就是戰爭,令使重修的希望變得渺茫。馬丁路德後的一個世紀便發生了30年戰爭(1618-1648),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參與其中,而主要是神聖羅馬帝國(當時分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那是因改革而產生的衝突,並分劃了歐洲後來的政治地理的區域。那是一個天主教國家與新教國家的衝突,引致歐洲基督徒大量死亡及分裂。

但亦有正面的後果。促進教育及掃除文盲便是其中的良好後果,因為如果聖經是權威的來源,那麼便需要能夠讀懂它,所以識字便是是主要的工作。普及教育在新教之中是非常重要,而天主教亦於十六世紀,透過耶穌會著手這項工作。

新教的另一項工作,一如麥士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所說,發展經濟。韋伯及其他經濟理論家認為,兩者有着連帶關係,對工作及培訓和投入大量知識,便能使新教的信徒在創造財富方面犯下更少的罪過。因此,他可說是現代資本主義的創始人。今天,當人們討論他的理論的時候,並沒有發現,在十六世紀新教對經濟發展有任何影響。當然,是有了不同的勞工倫理,但這沒有解釋到問題。

另一個後果是猶太人往東歐移民的問題。馬丁路德在猶太人的問題上犯了錯,他相信猶太人是會支持他的,且最終會皈依基督教會,當然這裡指的是路德會。他支持絕罰,動搖了教會,甚至公然反抗日耳曼皇帝,而大企業更令他相信猶太人會皈依基督的。然而,猶太人郤讓他失望,他們既不加以反駁,亦不作爭論,只扮作聽不到。他們對皈依和宗教鬥爭完全沒興趣。除此之外,新教中的極端派重洗主義者(Anabaptista)指控路德不是改革者,同時亦堅稱他們不是猶太人的同路人。而猶太人亦飽受戰禍的痛楚,他們寧願繼續生活在天主教或東正教的國度:故我們可以看到在波蘭、立陶宛、俄羅斯、烏克蘭等地都有猶太社群,且其中有部份是來自新教的德國。

而藝術及反聖像崇拜亦是新教改革帶來的問題,這亦是令歐洲南北分裂無可避免的問題。不過,天主教會爭回了很多領域。另外,改革亦把教會分裂成數以萬計的個體,就算合一已不再能回復從前的光景了。

Cismas, Reformas e Divisões na Igreja – X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