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不久之前,我參加了一個由澳門聖若瑟大學主辦的研討會,今次大會的主題是:為中國、香港和澳門的長者們提供的老人社會服務。席間我提出了一語驚四座的問題:「長者們快樂嗎?」研討會的發言人告訴我們,這問題不可以問,然而,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啊!我們的長輩快樂嗎?我快樂嗎?
這令我想起Teodoro González OP神父的話……當年還是47歲的我,於1985年一月,到了委內瑞拉的聖克里斯托巴道明會修道院作探訪……「為成為一個良好老年人做準備」(Préparate a ser un buen viejo)。好一句智慧之言。我經常重複那兩位旅客對從耶路撒冷到厄瑪烏村莊途中遇到的人(當時還未知道這位就是復活主)所説的話:請同我們一起住下罷!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
變老,尤其瀟灑地變老,非件容易的事。不同的作家都曾指出,老年人可能會經歷一個或兩個,或者三個不同的危機:自我認定危機、自主危機和歸屬危機(J. A Pagola)。
要接受自己已到遲暮之年
我第一次真正感到我開始變老,是當我在馬德里慶祝我的40歲生辰,(當時我因得了個社會倫理獎學金,正滿懷欣喜),直到那一刻,年齡對我來說,簡直無關痛癢。可是40歲的來臨,令我突然覺得年紀大了。即時感受到羅馬這句諺語的真諦:光陰似箭!Tempus fugit!
我第二次有同樣感受是我60歲生辰的時候;到了80歲生辰的時候,我真的感到很老!讓我指出(萬一我忘記):我身邊有些人會不斷提醒我的年齡。有一智者曾說:不要埋怨變老,須知很多人都沒機會變老。丹.比特納(Dan Buettner)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也是[藍區]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我從他對人瑞的傑出研究,找到長壽的真諦:這些人都有一些關鍵的特質:有明確目標、常常保持活躍、只吃健康的食物、維繫着一個正統宗教信仰等等。對基督信徒來說——對我來說——耶穌便是最健康和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别後悔變老,要知道許多人無法享用這特權。
我很喜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賈布列爾.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當他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和不久於世時,寫了一封信給朋友,信中說:「天主啊!若我有一顆心,我會把我的仇恨寫在冰雪上,等待太陽的升起。」
我現在感覺如何?當然是老了、整個身軀緩慢了、記憶……尤其名字……衰退了,雖然我沒刻意去想,但我是意味到我是在走人生中最後的一圈。廣泛地談死亡何其容易,但當死亡真的在叩門時,我該說什麼呢?但願我們為見天主這一刻做好準備吧!
我現走在當下,努力嘗試用愛去完成該做的;我目前但求能把每天、每一刻都對耶穌忠誠……好好的活。[我主,現今我還有什麼希望?我的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聖詠集39:7)
我堅信望德,也是我最鍾愛的德行。要懷着望德又是什麼意思?在超德中希望是向前看未來……我們的未來:「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林多前書2:9)。」心裏充滿着對未來的憧憬……走向我們前面的未來:我們的天主!基督徒的希望,能淨化和激發人類的希望,是末世的,但也是暫時的:我們從今天便是走向終點。讓我們聚焦在[今天]——[現在]——[此刻]——天主當今是永恆的。一位禪宗大師的話:「過去是虛幻的,未來是虛幻的,只有片刻是真實的。生命便是一系列活著或失去的時刻。」好好地去活每一刻,便可把最後一刻做好準備。
我的朋友和醫生們都勸諫我:慢下來吧,Fausto!退休,何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米洛.荷西.塞拉(Camilo José Cela)曾說過:「人類犯最嚴重的錯失,可能就是退休了。」偉大的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 也說過:「工作有助延緩老化。懷着興趣而做有意義的事,是抗衰老的妙藥良方。」因此,生命之旅將繼續,是充滿希望之旅。聖詠集第71篇的作者説:與天主一起「我仍不斷地期望祢」(聖詠集71:14)。我很贊同我至喜歡的神父作家……在他60歲死前所寫的:「我不怕死,也不着急趕着走。」況且,天主自會提供!
持續學習停不了
能瀟灑地老去是種藝術,老年也是人生中一個美好的階段,有着高與低、苦與樂、光與暗。是暮光地帶:太陽睡覺了,正等待新的開始、新的黎明(小王子)。
作為長者的,應不斷學習、與時並進。我記得教宗聖若望二十三世的一個美麗事蹟:一位高級外交官問教宗:「請問聖父,什麼驅使你這年紀還如此熱衷學習德語呢?」教宗回答說:「我繼承了我前任庇護十二世一些東西,包括一對情侶鸚鵡。庇護十二世很嚮往每天能和鸚鵡及照顧鸚鵡的Sor Pasqualina一起聊天,他們都用德語,故此,為了可以和他們溝通,我唯有學德語」(資料來自Dolores Aleixandre)。
我們——作為長者的——應該關注更多嗎?在愛德上、在天主上。「我認為,你活得越久,你便更明白,人們的想法並不重要,只有天主的想法最重要,因為衪永遠是對的」(Fr. Francisco del Rio OP)。就個人而言,我比較專注於祈禱,禱告永遠能給你最大的幫助;我會變得更有同情心,包括施捨和寬恕。我祈求天主的饒恕,懇求充滿希望的恩典,好讓我再接再厲,成為一個更忠實和更具創造性的基督徒。我很高興能讀到作家Max Aub為他自己寫的墓誌銘:「我能做的,我已做了。」他會盡力而為……是永遠。我很喜歡這詩人寫的詩:雖已年老,仍然結果,枝葉繁盛,依舊綠茂;為宣揚上主是多麼正直(聖詠集92篇14-15)。當然,總有失敗的!但願明天會更好吧。
2013年2月28日晚間,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岡道爾夫堡,正式卸下教宗職務,他向到來與他道別的人說:我的辭職是為了[教會和世界的好]。他補充說:「我只是一個朝聖者,我剛開始我在這地球朝聖的最後階段….讓我們與主邁步向前,為教會和世界的好。謝謝。」
祈禱能幫助--必然的
有時,我會背誦一些令人振奮的聖經經文,以提升我的精神!縱然無花果樹不發芽,葡萄樹不結實,橄欖樹一無所產,麥田不出產食糧,羊棧內沒有羊,牛欄中沒有牛,我仍然喜樂於上主,歡欣於我的救主天主。我主上主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有如鹿腳,引我在高處步行。──交於樂官,和以絃樂(哈巴谷 3: 17-19)我作過幼童,現今已經年老,從未見過正義的人被棄掉。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行乞討(聖詠集37:25)。他呻吟床榻,上主給他支援,他患病時,必使他轉危為安(聖詠集41)。
復活的主對伯多祿説:「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給你束上腰,帶你往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去。」(若望21:18)。我常借用聖多瑪斯.阿奎那每晚都誦讀的聖詠來祈禱:在我年老時,求你不要拋棄我,在我氣力衰弱時,不要遠離我(聖詠集71:9)。
我最喜歡的聖經經文:縱使我們外在的人日漸損壞,但我們內在的人卻日日更新(格林多前書4:16)。當我踏入遲暮之年時,我可能再無法宣講、教學或寫作,到時我希望能夠說:「我能為他們祈禱不懈!」(聖詠集109:4)。
擱筆前,讓我借用我最敬仰的人——教宗方濟各,數星期前說過的話來結束這輯專題:祈求我的晚年是安寧的、虔誠的、卓有成效的、也是快樂的。但願它是為你、為我、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