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14:1-12 今天的福音,讓我們將場景拉回到復活節前的主最後晚餐中:耶穌語重心長對門徒們所說的話。當門徒們意識到耶穌即將離開他們,耶穌鼓勵他們:「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這是一個對天父和耶穌完全信賴的召叫!實際上,耶穌和門徒們一起生活有三年之久,他們天天親眼所見耶穌在人群中的工作和教導,因此,門徒們應當毫無疑問地能夠了解並接受耶穌的這句話。然而,當耶穌繼續對他們說:「我去的地方,你們知道往那裡去的路。」 缺乏想像力、喜歡反駁的多默馬上回應:「主!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很顯然地,多默只用字面上的意義、也就是地理空間的觀念來了解耶穌的話。如果我們從耶穌的回答:「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以及先前他所說的關於要去為門徒們預備地方以及必要再來的話語,不難看出多默的理解方式完全錯誤!耶穌繼續說到:「你們若認識我,也就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因為「我在父內,父也在我內。」我們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類比方式來了解:從一個孩子的行為表現,可以合理推論出他父母的行為也是如此。因此,當我們看見耶穌,就是看見了天主。 斐理伯自認為天天和耶穌在一起,所以很了解耶穌。然而從他的話語:「主!請把父顯示給我們,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可以看出,斐理伯並沒有真正的認識耶穌,因為他並沒有從耶穌的教導和工作認出天主父!今天的我們,主要問題並不是在耶穌基督身上看見認識父,而是我們很難從這個世界以及生活在我們週遭的人群中認出天主! 今天福音的一開始,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當然,我們可以理解成耶穌指的是「天堂」,但是天主的住所同時也可以指教會以及每個基督徒團體。實際上,每一位相信基督、跟隨基督的人都是天主聖殿的一部分!教會和每個基督徒都被召叫繼續傳承耶穌的使命。傳承使命並不是要我們像耶穌一樣行奇蹟,但耶穌在世的時間畢竟短暫,接觸的人群也有限,然而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基督徒,更應該用熱情和忠誠,將基督的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個角落。雖說拜現代科技之賜,藉由衛星或網路,教宗或其他宗教領袖的宣講內容很輕易地可以被全世界聽見,但是不論我們的身分為何,我們都應該領導他人走向那條「道路」。
(本報訊)澳門聖保祿學校一向以培養人才為己任,特別在品德培養方面尤其重視,今年將一如既往在校內舉行慈善園遊會,藉著活動培養學生樂善好施的美德,發揚愛心,回饋社會。園遊會既是一種慈善活動,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各界的友好可藉此行善、以基督的精神播種仁愛,家長和其子女也可藉此活動一起參與慈善活動,促進親子關係,增進感情。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神學家稱他們取材論證的地方為神學的來源。沒有一個神學的來源是與其他的來源分離:即它們都包含在一個互相深層的聯繫上。第一個來源就是聖經,也是神學的靈魂,因為聖經為所有神學的工作賦予生命和意義。